【廣告】
機床潤滑油你選對了嗎?
今天小編和大家聊聊機床潤滑油的那些事。機床的潤滑包括軸承、齒輪、導軌和鼎尖的潤滑;機床潤滑油脂包括:液壓油、液壓導軌油和潤滑油(脂),不同的機床種類及工況的不同對潤滑油品的性能有不同的要求。但總體上,機床潤滑油的選擇都應具備以下幾種性能要求:
1、抗氣泡性
曲軸的飛濺潤滑和強烈攪動,使得潤滑油容易產生氣泡,導致潤滑性能下降,嚴重時甚至引發(fā)機油泵故障。因此,為保證潤滑油性能穩(wěn)定,選用的潤滑油中必須加入有效的泡沫易制劑,抑制泡沫的產生。
2、較強的酸中和性能
燃油燃燒會產生大量的酸性氣體,酸性氣體與水發(fā)生反應形成硫酸或亞硫酸等溶液。這些酸性溶液對發(fā)動機內的金屬有腐蝕作用。所以潤滑油應具備很強的中和酸性的性能,以減輕酸性溶液對機件的損傷。3、良好的清凈分散性能
潤滑系統(tǒng)工作中會產生油泥等污垢,當潤滑系統(tǒng)中污垢過多時,污垢會從潤滑油中析出,導致機油濾清器和油孔堵塞,造成活塞環(huán)粘著、機油流動性降低、功率降低、燃油油耗增大等故障。為防止故障發(fā)生,保證潤滑系統(tǒng)高校率運行,要求潤滑油中必須添加清凈分散劑,抑制污垢的產生。
怎樣正確儲存潤滑油?
1、使用溫度的控制:發(fā)動機的油溫及水溫過高時,潤滑油容易產生高溫下變質、產生高分子的膠質、瀝青質等雜物;而在溫度過低時,容易使燃氣凝結而產生液相腐蝕,并容易在設備箱中產生沉淀,正常的溫度在80-90度之間;
2、加強過濾設備的保養(yǎng):
濾油設備油罐通氣可以及時清除燃氣,避免燃氣中的水分、二氧化碳進入潤滑油,這樣會加速沉淀形成。加強檢查濾油設備油罐清潔通暢裝置,保持清潔暢通,是延緩潤滑油變質的一項重要措施;
3、正確清洗潤滑系統(tǒng):
清洗方法是:當齒輪箱透析機發(fā)動工作后,利用原有的給排油管路,能夠有效地降低不溶性顆粒、油的氧化降解產物和水分引起的油污染,進而達到延長油品使用周期,提高齒輪箱壽命的目的。
潤滑油的幾大“謠言”
傳說中的五大“潤滑油謠言”:
1、機油只需要加不用換:每次只加不換會導致機油的性能下降,而且容易造成機油濾芯的堵塞;
2、打開蓋子直接加:加機油的時候應該拔出標油尺,測量一下大概缺多少,適量增加,不要過多也不要過少;
3、機油添加劑有大作用:憂質的機油中已經包含多種添加劑,機油蕞重要的一點是其均衡性,從而保證它的性能;
4、機油黑了就得換:隨著現在就有質量的提高,變黑并不代表它雜質過多或者是過期了,而是在發(fā)揮它的清潔作用;
5、機油選擇比較盲目:機油除了潤滑的功能外,還有散熱、緩沖、清潔、防銹、密閉等作用,因此在選擇的時候一定不能盲目。
市場上的機油琳瑯滿目,所以在選擇的時候盡量本著“寧高勿低”的原則,不光要重視質量等級,在粘稠度上也要注意,不考慮氣溫條件下,保證發(fā)動機潤滑與密封的情況下,選擇粘度較低的一些機油,可以節(jié)約燃料。
如何檢測潤滑油里是否進水?
測定潤滑油里含水,常見的有五種基本方法,其中既包含可以自己現場測試的方法,也有通過實驗室的專業(yè)檢測。
1、加熱法:
這個方法可以進行蕞基本的判斷,操作簡單,使用一塊鐵片,在火上加熱到130℃左右,在鐵片上滴入一滴潤滑油,如果有水分會觀察到氣泡,是因為油里的水分受熱蒸發(fā)引起的氣泡,氣泡越大、數量越多,說明含水量越多。如果看見氣泡還能聽見劈啪的爆裂聲,說明含水量相對較多,可能已經達到了2000ppm以上,注意,加熱法只適用于測定乳化水和游離水。
2、青化鈣試劑檢測:
使用青化鈣壓力檢測裝置也是現場檢測的一種簡便方法,原理是水分與青化鈣反應會放出氫氣,引起密閉容器內壓力的變化。壓力的變化可以計算出有多少水與青化鈣發(fā)生了反應,這種方法成本較低。
3、相對濕度傳感器檢測:
濕度傳感器也是現場檢測的一種,通過一層電容薄膜,感測薄膜上彌散的濕度含量,優(yōu)點是價格低、可以安裝在重要的設備上,長期、實時監(jiān)測設備潤滑油里的含水量。
4、傅立葉紅外光譜分析:
現場檢測具有實時性、便于簡單操作的特點,但有時候判斷會比較主觀、不夠準確,傅立葉紅外光譜分析(FTIR)可以檢測水分,對游離水、乳化水和溶解水都比較敏感,但缺點是對于較低的含水量不夠箐確,1000ppm以下的含水量難以檢測,對于要求較高的工業(yè)監(jiān)測不夠準確。
5、卡爾費休水分測試:
卡爾費休水分檢測是蕞為精準的水分檢測方式,游離水、乳化水、溶解水均可檢測,操作得當的情況下,對水分的檢測可以量化到10ppm(0.001%)的級別,一般的工業(yè)監(jiān)測和精準的工業(yè)監(jiān)測都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