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殯葬文化的本質(zhì)及特征
就其本質(zhì)而言,殯葬文化就是人們在觀念形態(tài)、操作形態(tài)和實物形態(tài)中所表現(xiàn)的一整套價值認知系統(tǒng)。
觀念形態(tài)。即人們知識、規(guī)范、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等。它作為所謂“傳統(tǒng)”儲存在人們的頭腦里,沉積在人們的下意識,成為人們?nèi)粘P袨榈臉?biāo)準(zhǔn)。在殯葬觀念方面,人們受儒、道、佛三家的影響極深,其中又以儒家尤甚。儒家殯葬文化的宗旨是“慎終追遠,民德歸厚”,并將治喪視為孝子履行“孝道”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人們極1少直言死,多稱“仙去”、“歸去”、“作古”、“功德圓滿”之類,這些詞在挽聯(lián)中使用頻率極高。給亡1靈倒茶飯時,只能用右手反斟,嚴禁讓口水及口中呼出之氣噴在祭品和桑煙上。他們留下了道教和佛家的痕跡,反映了人們對死1亡的看法。
殯儀館舉行葬禮的全部流程
一,開追悼會1、司儀宣布ΧΧΧ同志(先生、小姐、女士)的追悼會現(xiàn)在開始,介紹參加的單位領(lǐng)導(dǎo),生前好友,因故不能參加追悼會而采用其它方式表示哀悼的情況說明等。
(視具體情況而定)2、全體默哀3分鐘。(奏哀樂)3、單位(或直系親屬)致悼詞。4、家屬致答謝辭。(直系親屬致悼詞,不用作答謝辭)5、向遺1像三鞠躬。6、向遺體告別。(奏哀樂)
遺體告別儀式隨著治喪工作的改革,遺體告別這種相對比較簡便的儀式越來越多地被采用。告別儀式的場 所設(shè)在殯儀館和其他適合的公用場所,其儀式一般程序為:
1、組織悼念人員
本程序:組織到場人員、戴白花、黑紗。
2、就位肅立
本程序:主持人召集全體參加儀式的人員就位于遺體前。領(lǐng)導(dǎo)及主要來賓縱隊站在左排,家屬縱排站于右側(cè),其他來賓依次站若干排橫隊。
3、宣讀訃告
本程序;(1)主持人宣讀訃告;(2)宣布參加告別儀式的領(lǐng)導(dǎo)、主要來賓、逝者病重住院期 間到醫(yī)院看望以及逝世后到家慰問家屬的領(lǐng)導(dǎo);(3)宣讀送花圈、花籃、挽聯(lián)、唁電的單位和個 人。
4、行默哀禮、奏哀曲
本程序:主持人宣布默哀三分鐘、奏哀曲。
5、行三鞠躬禮
本程序:默哀三分鐘畢,接著行三鞠躬禮。
6、介紹生平
本程序:主持人宣布請單位領(lǐng)導(dǎo)介紹逝者生平,生平一般不加評價。
7、向遺體告別
本程序:單位領(lǐng)導(dǎo)介紹完生平,主持人召集全體參加儀式人員向遺體告別。次序按先遺屬、領(lǐng)導(dǎo)、主要來賓、參加告別儀式的其他人員。向遺體繞3/4圈告別,與遺屬握手表示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