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常用的電源模塊并聯(lián)應用均流方法
1、輸出阻抗法或稱斜率法、下垂法。原理是調節(jié)輸出內阻實現均流,缺點是電壓調整率差。
2、主從法,原理是從中選定一個當主模塊,其它模塊為輔,缺點是如果主模塊出現異常,整個系統(tǒng)將無法工作。
3、平均電流自動均流法,原理是將模塊的電流放大后通過一個電阻連接到公用的均流母線上,按照均流母線上的平均電壓實現調整均流。缺點是如果均流母線短路或者某一個模塊故障,將會導致母線電壓下降。
4、外接控制法,原理是使用控制器調節(jié)電流實現均流。缺點是要付加連線和均流控制器。
5、自動均流法,原理是讓輸出較大電流的模塊自動成為主模塊,其它模塊輸出向主模塊靠近。
6、熱力自動均流法,原理是讓溫度低的模塊輸出電流大,溫度高的模塊輸出電流小來實現均流。
期望大家在選購電源模塊時多一份細心,少一份浮躁,不要錯過細節(jié)疑問。想要了解更多電源模塊的資訊,歡迎撥打圖片上的熱線電話?。。?
電源模塊的優(yōu)點
1、設計簡單
目前市場上種類繁多,有AC-DC、DC-DC、高壓等模塊,只需選擇適合的一款電源模塊,配上少量分立元件即可使用。模塊內部高集成電路,使設計更加緊湊,供應商還可以提供專業(yè)的技術支持和系統(tǒng)解決方案。它關斷時,在外電壓的作用下,其寄生電容充滿電,如果在其開通前不將這一部分電荷放掉,則將消耗于器件內部,這就是容性開通損耗。與分立式較大的分別是廠商可以提供模型、外圍電路、模塊各參數曲線等重要數據。
2、節(jié)省成本和時間
電源模塊有多種輸入輸出選擇,并且可以重復加或交叉加,構成積木式組合電源,從而實現多路輸入輸出。相比分立式,調試更加簡單安全,使設計應用大大簡化,縮短開發(fā)時間。
從公式2可以看出,減小開關節(jié)點的回路面積會有效降低電磁干擾水平。如:調高電壓或換用更大功率輸入電源,調整布線,增大導線截面積或縮短導線長度,減小內阻,換用導通壓降小的二極管,減小濾波電感值或降低電感的內阻。如果回路面積減小為原來的3倍,電磁干擾會降低9.5dB,如果減小為原來的10倍,則會降低20 dB。設計時,從化圖4和圖5所示的兩個回路節(jié)點的回路面積著手,細致考慮器件的布局問題,同時注意銅線連接問題。盡量避免同時使用PCB的兩面,因為通孔會使電感顯著,進而帶來其他問題。恰當放置高頻輸入和輸出電容器的重要性常被忽略。若干年以前,我所在的公司曾把我們的產品設計轉讓給國外制造商。結果,我的工作職責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我成了一名顧問,幫助電源設計新手解決文中提到的一系列需要權衡的事宜及其他眾多問題。這里有一個含有集成鎮(zhèn)流器的離線式開關的設計例子:設計人員希望降低終功率級中的電磁干擾。我只是簡單地將高頻輸出電容器移動到更靠近輸出級的位置,其回路面積就大約只剩原來的一半,而電磁干擾就降低了約 6dB。而這位設計者顯然不太懂得其中的道理,他稱那個電容為“魔法帽子”,而事實上我們只是減小了開關節(jié)點的回路面積。
非隔離式DC/DC轉換器,按有源功率器件的個數,可以分為單管、和四管三類。模塊電源的輸入保護電路一般模塊電源產品都有內置濾波器,能滿足一般電源應用的要求。開關電源內部結構圖單管DC/DC轉換器共有六種,即降式DC/DC轉換器 ,升壓式(Boost)DC/DC轉換器、升壓降式DC/DC轉換器、Cuk DC/DC轉換器、Zeta DC/DC轉換器和SEPIC DC/DC轉換器。在這六種 單管DC/DC轉換器中,Boost式DC/DC轉換器是基本的,Boost、Cuk、Zeta、SEPIC式DC/DC轉換器是從中派生出來的。期望大家在選購電源模塊時多一份細心,少一份浮躁,不要錯過細節(jié)疑問。想要了解更多電源模塊的資訊,歡迎撥打圖片上的熱線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