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鹽霧試驗機使用注意項:
1.設備運轉之前請確認電源的連接。
2.供氣系統(tǒng)之確認。
3.自動供水系統(tǒng)之確認。
4.排氣孔檢查。
5.隔絕水槽密封之確認。
6.配制鹽溶液時,請使用分析純級NaCl和蒸溜水或去離子水配制,并做到即配即用。
7. 每次試驗結束后,應切斷電源、氣源、水源,避免設備長時間處于帶電待機狀態(tài)。
鹽霧試驗機日常維護保養(yǎng):
1.每次試驗結束,建議用清水清洗干凈設備試驗箱體(包括:噴霧室、鹽溶液室、預熱水槽及密封水槽),以保持設備的清潔。
2.每次試驗中或試驗結束,標準計量杯之溶液應及時倒掉并清洗,以免鹽溶液結晶體累積,影響沉降量算.
3.清潔箱體內時,請注意:
(1)溫度傳感器之被護層的保護。
(2)玻璃過濾器和玻璃噴嘴的保護(切不可用針或任何硬物去疏通過濾器或噴嘴)。
溫度和相對濕度影響鹽霧的腐蝕作用。金屬腐蝕的臨界相對濕度大約為70%。當相對濕度達到或超過這個臨界濕度時,鹽將潮解而形成導電性能良好的電解液。它主要用于空腔型的整機產(chǎn)品,通過潮態(tài)環(huán)境的滲透,使鹽霧腐蝕不但在產(chǎn)品表面產(chǎn)生,也在產(chǎn)品內部產(chǎn)生。當相對濕度降低,鹽溶液濃度將增加直至析出結晶鹽,腐蝕速度相應降低。試驗溫度越高鹽霧腐蝕速度越快。國際電工IEC60355:1971《AN APPRAISAL OF THE PROBLEMS OF ACCELERATED TESTING FOR ATMOSPHERIC CORROSION》標準指出:“溫度每升高10℃,腐蝕速度提高2~3倍,電解質的導電率增加10~20%”。這是因為溫度升高,分子運動加劇,化學反應速度加快的結果。對于中性鹽霧試驗,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試驗溫度選在35℃較為恰當。如果試驗溫度過高,鹽霧腐蝕機理與實際情況差別較大。
影響鹽溶液pH值變化的原因和結果1)引起鹽霧試驗過程中鹽溶液pH值變化的根源主要來自空氣中的可溶性物質,這些物質的性質可能不同,有些溶于水里后呈酸性,有些溶于水里后呈堿性;2)鹽霧試驗過程中,空氣中的可溶性物質溶入鹽溶液或從鹽溶液里逸出的過程是一個可逆過程。溶入物質會使鹽溶液的 pH值降低,而逸出物質會使鹽溶液 pH值升高,降低率和升高率相等的同時溶入速度大于逸出速度,將使鹽溶液的pH值降低。試樣試樣的類型、數(shù)量、形狀和尺寸,應根據(jù)被試覆蓋層或產(chǎn)品標準的要求而定。反之,鹽溶液的pH值升高。溶入和逸出速度相等,則pH值不變。3)影響鹽溶液pH值變化的因素很多。例如空氣中可溶性物質的性質和含量、壓力、空氣與鹽溶液的接觸面積和接觸時間等。
鹽霧實驗一般被稱為鹽霧試驗,是一種主要利用鹽霧試驗設備所創(chuàng)造的人工模擬鹽霧環(huán)境條件來考核產(chǎn)品或金屬材料耐腐蝕性能的環(huán)境試驗。鹽霧對金屬材料的腐蝕,主要是導電的鹽溶液滲入金屬內部發(fā)生電化學反應,形成“低電位金屬-電解質溶液-高電位雜質”微電池系統(tǒng),發(fā)生電子轉移,作為陽極的金屬出現(xiàn)溶解,形成新的化合物即腐蝕物。鹽霧實驗的主要目的是考核產(chǎn)品或金屬材料的耐鹽霧腐蝕性能,鹽霧試驗結果也是對產(chǎn)品質量的判定,是正確衡量產(chǎn)品或金屬抗鹽霧腐蝕質量的關鍵依據(jù)。鹽霧是指大氣中由含鹽微小液滴所構成的彌散系統(tǒng)。其成因主要是海洋中海水激烈擾動、風浪破碎、海浪拍岸等產(chǎn)生大量泡沫、氣泡,氣泡時會生成微小的水滴,大部分水滴因重力作用而降落,部分處鹽霧試驗機于同渦動擴散保持平衡的狀態(tài)而分布于海面上,它們隨氣流升人空中,經(jīng)裂解、蒸發(fā)、混并等過程演變成彌散系統(tǒng),形成大氣鹽核,這些鹽核隨著上升氣流而上升,可達到2000m以上的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