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養(yǎng)鴨場的主要廢棄物是鴨糞和污水,鴨糞可以經(jīng)過高溫堆肥等無害化處理后肥田,也可以經(jīng)必要的消毒后喂魚;污水可經(jīng)過物理方法、化學方法或生物方法等手段處理后直接排放或循環(huán)使用。開辦一個養(yǎng)鴨場,必須進行可行性研究,遵循“分析形勢、比較方案和擇優(yōu)決策”的三步?jīng)Q策程序,充分進行市場調研,在對投人、風險和效益等方面進行反復比較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好辦場方向、鴨場規(guī)模、經(jīng)營方式等。
落盤與出雛:鴨種蛋孵化至26天,應將活的胚蛋落盤。落盤后要按種蛋孵化的溫度與濕度要求來控制溫度和濕度,即較前一孵化階段,溫度適當降低,而濕度適當增加,以利出 雛。為保證有足夠濕度,應適當增加水盤數(shù)量,保持水盤內的清潔,以利水分蒸發(fā)。鴨種蛋孵化至第27.5天即開始出雛,滿29天出雛完畢,鴨雛出殼后,在出 雛器內要停留至羽毛干透,而后取出,放入育雛室或箱中。揀雛過早,幼雛羽毛未干,對環(huán)境適應性差;撿雛過晚,幼雛羽毛干后四處活動,鴨雛可能自行爬出,掉 入水盤淹死。出雛期間應盡量少開照明燈,只在撿雛時開燈,以免幼雛爬行時損傷關節(jié)。一般2小時揀雛一次。
孵化效果的檢查與分析:每次孵化結束之后應統(tǒng)計孵化成績(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并進行分析,以便總結,積累經(jīng)驗,提高孵化技術水平。一般來說,人工飼養(yǎng)的種鴨,頭照無 精蛋不超過5%,死胚蛋不超過3%。如果死胚率過高,多是由于種蛋保管不當、孵化溫度過高或過低。無精蛋過多,則多是種鴨群雌雄配比不當、種鴨患病、公鴨 雄性不強和沒有涉精能力等原因。:照時死胚蛋不超過5%為正常,死蛋過多往往由種鴨飼養(yǎng)不良、胚胎營養(yǎng)不足、孵化溫度不適宜及通風不良所致。孵化末期移盤 后死胚蛋為6%-7%,如死胚蛋過高可能是中后期孵化條件不良,主要表現(xiàn)啄殼不出的死胎較多。收集鴨種蛋,從收集直至入孵,要盡量減少人為的不利干擾,以 確保有較高的孵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