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冷軋板的常見缺陷有哪些?氧化鐵皮壓入缺陷
未完全除凈的一次氧化鐵皮在隨后的軋制過程中被壓入板帶中造成板帶表面缺陷。二次除鱗水未開等原因是造成二次氧化鐵皮壓入缺陷產生的關鍵。缺陷跟蹤結果表明,氧化鐵皮壓入缺陷在隨后的酸洗和冷軋過程中基本可以消除,對冷軋板基本不造成影響。
表面缺陷
酸洗后冷軋前帶鋼表面的黑色線條狀缺陷。冷軋帶鋼表面缺陷主要來自熱軋基料缺陷,以熱軋板表面夾雜類缺陷為主,冷軋生產線自身產生缺陷的可能性很小。
冷軋卷表面出現(xiàn)黑斑的原因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鋼材行業(yè)發(fā)展的也越來越好,之前的鐵制品易生銹容易腐蝕不耐用,冷軋卷也慢慢的代替原來的鐵制品,冷軋板卷表面質量好、光潔度高不易氧化而受到很多企業(yè)的歡迎。為什么有時我們買回來的冷軋卷或者冷軋鋼板會有出現(xiàn)黑斑的現(xiàn)象?
1、冷軋卷在板形方面的質量這點幾乎是直接關系到冷軋帶鋼,在退火和加熱過程中乳化液的整個發(fā)揮;
由于在常溫下軋制,不產生氧化鐵皮,因此,冷板表面質量好,尺寸精度高,再加之退火處理,其機械性能和工藝性能都優(yōu)于熱軋薄鋼板,在許多領域里,特別是家電制造領域,已逐漸用它取代熱軋薄鋼板 。
冷軋卷板:鋼號—技術條件標準 標記示例:B-0.57501500-GB708-88;冷軋卷生產過程中由于不進行加熱,所以不存在熱軋常出現(xiàn)的麻點和氧化鐵皮等缺陷表面質量好、光潔度高。鋼板、標準號Q/BQB402,牌號SPCC,熱處理狀態(tài)退火 平整(S),表央加工狀態(tài)為麻面D,表面質量為FB級的切邊(切邊EC,不切邊EM)鋼板、厚度0.5mm,B級精度,寬度1000mm,級精度,長度2000mm,級精度,不平度精度為PF.A,則標記為:鋼板ECQ/BQB 402-SPCC-SD-FB/(0.51000A2000A-PF.A)
冷軋帶鋼邊部約50mm處發(fā)作沿周向的興起缺點,有手感,多見于單邊,偶有雙邊,稱之為邊鼓。邊鼓導致冷軋退火工序粘鋼,并對終端用戶的正常運用形成晦氣影響。
產生機理
邊鼓主要是因為熱軋鋼卷的橫向截面形狀不規(guī)則,即部分發(fā)作高點,導致冷軋板在高點部位呈現(xiàn)興起或條狀凸起的缺點。熱軋型鋼的自由扭轉剛度比冷軋型鋼高,所以熱軋型鋼的抗扭性能要優(yōu)于冷軋型鋼。熱軋鋼卷的部分高點在寬度方向的方位根本一致,因為冷軋基板較厚的原因,在熱軋卷取時不會凸現(xiàn),但因為板形的遺傳性在隨后的冷軋中不能去除,形成冷軋鋼帶在長度方向上的延伸不均勻,高點部位延伸大于其他寬度上的延伸,從而導致板形缺點而形成鼓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