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施工中應常見的質量問題:(1)蜂窩:原因是一次下料過厚,振搗不實或漏振、模板有縫隙使水泥漿流失,鋼筋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過小或石子過大,模板有縫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漿從模板擠出來而造成。(2)露筋:原因是鋼筋墊塊位移,間距過大,漏放,鋼筋緊貼模板露筋,或混凝土底部振搗不密實,也可能出現(xiàn)漏筋。(3)麻面:拆模過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離劑或模板濕潤不夠,構件表面混凝土粘附在模板上產生麻面脫皮。(4)孔洞:原因是鋼筋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住了,未經振搗就繼續(xù)澆筑上層混凝土造成。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構造柱做法標準:1、構造柱留置位置、鋼筋規(guī)格、間距等滿足設計要求;2、構造柱應澆筑密實,強度達到規(guī)范要求;3、構造柱磚砌體應按規(guī)定要求設置馬牙槎。質量標準:1、構造柱位置墻體退槎尺寸為6cm;2、支護構造柱模板,應沿馬牙槎位置粘貼雙面膠帶,防止漏漿;構造柱模板支護,應在構造柱處采用拉桿連接,禁止砌體開洞;3、構造柱混凝土表面無露筋、蜂窩麻面等質量缺陷。斜磚塞口做法標準:1、斜磚塞口用實心磚砌筑;2、實心磚兩頭采用割角處理;3、嚴謹斜磚塞口同磚墻砌體隨砌隨塞,且豎向角度不易過大。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質量要求:1、支模時應遵守邊模包底模的原則。2、梁側模必須有壓腳板,斜撐,拉線通直后將梁側釘固。梁底模板按規(guī)定起拱。3、混凝土澆筑前,應將模內清理干凈,并澆水濕潤。4、坡屋面安裝時,模板體系的穩(wěn)定性是施工過程中控制的重點。對于支撐體系,必須搭設滿堂架,剪刀撐每隔4m設置一道。對于模板體系,采用將板底木枋用鐵絲綁扎于鋼管上,再將模板用釘子固定于板底木枋即可。板底木枋與與鋼管之間的每一接觸處均需綁扎牢固。5、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對各個節(jié)點進行深化設計,尤其是外挑檐口、檐溝等。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