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碳粉的組成及作用:
1、樹脂:主要成像物質,構成碳粉的主體組成部分。
2、碳黑:主要成像物質,具有調整顏色深淺的功能,即能通常所說的灰黑度。
3、磁性氧化鐵:在磁輥的磁力吸引下,可攜帶碳粉吸附在碳輥上。
4、電荷控制微粒:控制碳粉摩擦過的帶電量使用碳粉帶電均勻。
5、潤滑劑:起潤滑作用,同時控制摩擦電荷。
6、熱融塑料:控制碳粉熔點,攜帶碳粉在熔化狀態(tài)下滲入紙張纖維,形成終牢固的圖像。
碳對抗拉強度的影響是,隨著碳含量增加,抗拉強度不斷提高,超過共析范圍后,抗拉強度隨碳含量的增加減緩。隨著碳含量的增加,抗拉強度降低。另外,含碳量增加時碳鋼的耐蝕性降低,同時碳也使地碳鋼的焊接性能和冷加工性能變壞。
如果鋼中的自由碳,氮濃度足夠大,就會在變形過程中,強度迅速提高,延性急劇下降,以致脆性。這一過程決定于碳,氮,主要是氮的濃度,溫度和變形速率。溶質原子與各種位錯均能發(fā)生反應,斷裂是快速傳遞的。應變時效脆化事故,往往是災難性的,頃刻間發(fā)生,防不勝防。
為確保建筑的安全,建筑用鋼,如螺紋鋼筋在實際使用中,都要求抗應變時效性。采用模擬應變時效狀態(tài)。一般是施以10%的塑性變形,然后在100攝氏度加熱不大于12小時時效,空冷至室溫度繼續(xù)變形至斷裂,檢測應變時效性能。應變時效性是由鋼中間隙溶質碳,氮原子引起,主要是氮。碳在100攝氏度以下的作用是微弱的。成分設計的中心內容是降低游離氮含量,達到無時效的水平。鐵中的0.0001%的氮即出現時效現象,而0.002%應變時效就達到一定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