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訓練時先以室內活動為主,在有把握使用假肢時,才可到戶外練習。傳統(tǒng)的做法是截肢后半年以上安裝假肢。但由于一側下肢截肢后,肢體失去平衡,往往會引起傾斜和脊柱側彎曲,其后果是安裝假肢后的步行姿勢和步行能力大大降低。目前國際上通常是術后二周就安裝假肢,也就是越早安裝對康復越有好處。訓練時先以室內活動為主,在有把握使用假肢時,才可到戶外練習。
假肢技術的基本特點:眾多的假肢廠商對此下了很大功夫,設計出花樣繁多的膝關節(jié):材料上,有普碳鋼、不銹鋼的,有鋁合金的、鈦合金的,還有高強度輕質量的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等等。組合式的結構實現(xiàn)了假肢零部件的工業(yè)化、組件化、系列化生產,大大提高了假肢的制作速度和生產效率,使傳統(tǒng)的手工作坊式的生產方式向現(xiàn)代化工業(yè)化生產方式轉變。
2。等張外展——內收:將一毛巾卷放置于大腿之間,用一根至少兩英寸寬的帶子將兩腿綁在一起,試著迫使兩腿分開,保持此種姿勢呼吸5次,然后將兩腿夾緊毛巾卷,再保這姿勢呼吸5次。休息,重復鍛煉。3.股四頭肌訓練:繃緊殘肢側的大腿肌肉,膝關節(jié)伸直壓向床板,使得髕骨向上滑動,保持這種姿勢呼吸5次。然后放松,重復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