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用法用量
1.葉面噴施:母液兌水600倍,即母液25ml兌水15公斤(1噴霧器)葉面噴施,間隔7-10天噴施一次。
2.扦插浸條:母液25ml兌水3-5kg作為浸蘸母液,每500枝插穗按上下次序捆成一捆,浸蘸插穗基部2-3cm,浸蘸1-2個小時后進行扦插,可快速誘發(fā)大量次生根,大幅度提高插穗成活率。在不隔夜的情況下浸蘸液可重復使用。
3.拌種浸種:母液25ml兌水8公斤浸3-5小時,晾干后播種,可以明顯打破種子休眠,提高發(fā)芽率,增加抗逆能力。
4.灌根:母液稀釋600-800倍作物根部澆灌。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是一種配方肥料,的水溶肥料一般都有好幾個配方,從苗期到采收都能找到適宜的配方使用。由于高產品種的應用而產生進口水溶肥的微量元素缺乏吉林等省推廣玉米高產良種,因而普遍出現“花白蕾”等缺鋅癥。若包裝上明確寫著是某某作物的肥,一兩個配方打天下,此類做法是不正規(guī)的。正規(guī)的肥料登記作物是某一種或幾種作物,對于沒有登記的作物需要有各地使用經驗說明。
今年秋季蔬菜價格走低,黃瓜低到了三四毛錢一斤,對于菜農來說,在這種價格情況下,再施用水溶肥,明顯是不劃算的。由于對水不溶物有限量要求,添加在常規(guī)復合肥中的抗結塊肥通常不能用于水溶肥料。即使實現增產,也不能增收。不少菜農將原來的進口水溶肥換成國產品牌,同時減少用量,延長施用間隔期。根據當地不少經銷商的粗略估計,今年秋季的水溶肥的銷量,能比去年減少三分之一。
據業(yè)內人士分析,目前,水溶肥消費的主要還是集中在大棚蔬菜產區(qū),而在大蔥、大蒜、生姜等大田經濟作物上,主要用于葉面噴施,施用量相對少一些。更深層的原因則是兩年蔥、姜、蒜價格低迷,盡管有一些企業(yè)在這些作物產區(qū)推廣水溶肥,但銷量一直不旺。
水溶肥料成品貯藏一段時間后出現吸潮和結塊。引起結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原料的吸潮性、含水量(或結晶水)、堆壓重量、生產環(huán)境的相對濕度、包裝材料的吸水性等因素有關。做好水肥一體化技術以及水溶肥的科普宣傳工作,打破農民傳統肥料束縛,加強對灌溉施肥技術的培訓。如發(fā)現產品吸潮結塊,要從多方面找原因。一般含尿素、磷酸二氫鉀、硫酸鎂(帶結晶水)、螯合微量元素的產品容易吸潮結塊。由于對水不溶物有要求,添加在常規(guī)復合肥中的抗結塊肥通常不能用于水溶肥料。據我們的試驗結果,一水硫酸鎂是水溶肥好的防結塊肥,同時鎂又是中量營養(yǎng)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