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油桃(拉丁學名:Prunus persica var. nectarina),又名桃駁李。油桃(英文:Nectarine)是普通桃(果皮外被茸毛)的變種,是一種果實作為水果的落葉小喬木,油桃源于中國,在亞洲及北美洲皆有分布。在中國的西北地區(qū)有的油桃,油桃落葉小喬木;葉為窄橢圓形至披針形,長15厘米,寬4厘米,花單生,從淡至深粉紅或紅色,有時為白色,有短柄,直徑4厘米,早春開花;近球形核果,表面有毛茸,肉質可食,為橙黃色泛紅色,直徑7.5厘米,有帶深麻點和溝紋的核,內(nèi)含白色種子。高糖1-21:該品系是湖北省農(nóng)科院果樹茶葉研究所從引進的川中島中選出優(yōu)良株,其果實圓球形,果頂平,單果重200克,果面著色濃紅,肉質厚實,濃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4-16%,品質優(yōu),核小,貯運性好。
修冠自然杯狀形樹冠的培育:一年生嫁接苗移植后,留主干1 米髙,剪去頂梢,剪口芽留壯芽。在1米以下的部位不斷抽出新 枝,可供選擇留作主枝。一般在距地面30-40厘米處的新枝留作為第yi主枝;在第yi主枝上面20-30厘米處,選留新枝作為第二主枝;在1米的地方,即剪口芽抽出的新枝為第三主枝。三大主枝要均勻分布在主干周圍,·好不要輪生。夏季修剪時,將主枝上的 直立枝、主干上的萌蘗枝和砧木上萌發(fā)的砧芽除去,以免影響主枝的生長和早日形成。但樹冠直立性強,抗流膠病力弱,注意開張樹冠,加強流膠病的防控。第二年冬剪時,對各主枝進行短截,剪口芽留壯芽,以培養(yǎng)主枝延長枝。另外在各主枝上選留適合的側枝。需要注意的是,同級側枝留在同方向,以免側枝互相交叉,影響樹形和通風透光。
蚧殼蟲桑白蚧以若蟲和成蟲固著刺吸寄主汁液,蟲量特別大,有的完全覆蓋住樹皮,相互重疊成層,形成凸凹不平的灰白色蠟物質,排滿泄粘液污染樹體呈油漬狀,被害枝條發(fā)育不良,重者整枝或整株枯死,以2-3年生枝條受害重。華北地區(qū)一年發(fā)生二代,以受精雌蟲在枝干上越冬,翌年4月下旬開始產(chǎn)卵,卵產(chǎn)于介殼下,產(chǎn)卵后干縮。若蟲5月初開始孵化,比較整齊,若蟲從母全介殼下爬出后在枝干上到處亂爬。幾天后固定不動,并開始分泌蠟絲,脫皮后形成介殼,把口器刺入樹皮下汁液。雌蟲二次脫皮后變?yōu)槌上x,在介殼下不動,雄蟲二次脫皮后變?yōu)橛?,在枝干上密集成片?月中旬第yi代成蟲開始。6月下旬開始產(chǎn)卵。成蟲和幼蟲群集葉背,被害葉片從葉緣向葉背縱卷,組織變肥厚,褪綠,并排泄黏液污染枝葉,抑制新梢生長,引起落葉。第二代若蟲期在8月份,若蟲期30-40天,第二代雌成蟲發(fā)生在9月份,交配受精后,在枝條上越冬。防治方法:人工防治。果樹休眠期用硬毛刷或鋼絲刷刷掉越冬雌蟲;剪除受害嚴重的枝條。藥劑防治,發(fā)芽前噴5-7波美度石硫合劑或5%柴油乳劑。在各代若蟲孵化期(5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噴48%樂斯本乳油1500倍或5 00倍,或90%敵蟲800倍,速蚧殺1500倍。在藥劑中加入0.2%中性洗衣粉,可提治效果。
桃樹木腐病又稱心腐病,主要危害桃樹的枝干和心材,引起心材腐朽。病原菌在受害枝干的病部越冬,條件適宜時產(chǎn)生大量擔孢子,借風雨傳播飛散,經(jīng)鋸口、傷口侵入。桃果被害后,被刺處流膠,果肉下陷,成僵斑硬化,幼果被害常脫落,對產(chǎn)量和品質影響很大。發(fā)病樹木質部變白疏松,質軟且脆,腐朽易碎。常導致樹勢衰弱,葉色變黃或過早落葉,引起產(chǎn)量降低或不結果。
防治方法:農(nóng)業(yè)防治:發(fā)現(xiàn)病死及衰弱的老樹,應及早挖除燒毀。對樹勢較弱的桃樹,應增施有機肥,以增強抗病力。錦繡:該品種是從上海引進的中熟甜肉黃品種,在我省有近20年的栽培歷史,深受消費者喜愛。發(fā)現(xiàn)病樹長出子實體后,應立刻削掉,集中燒毀,并涂抹愈傷防腐膜保護傷口,防止病菌的侵染,也可防雨水、灰塵等對傷口造成的傷害,促進傷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