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GPS自問世以來,就以其高精度、全天候、覆蓋、方便靈活吸引了眾多用戶。GPS不僅是汽車的守護神,同時也是物流行業(yè)管理的智多星。偽距法單點定位,就是利用GPS接收機在某一時刻測定與4顆以上GPS的偽距,及從導航電文中獲得的瞬時坐標,采用距離交會法求出天線在WGS-84坐標系中的三維坐標。GPS屬于被動式導航系統(tǒng),在被動式測距系統(tǒng)中,用戶天線只需要接收來自這些的導航定位信號,從而就可測得用戶天線至的距離或距離差。
偽距測量就是測定到接收機的距離,即由發(fā)射的測距碼信號到達GPS接收機的傳播時間乘以光速所得的距離。經(jīng)過20余年的研究實驗,耗資300億美元,到1994年,覆蓋率高達98%的24顆GPS星座已布設完成。流動站利用校正值對自己的GPS觀測值進行修正,以消除上述誤差,從而提高實時定位精度。GPS動態(tài)差分方法有多種,主要有位置差分、偽距差分( RTD)、載波相位實時差分(RTK)和廣域差分等。
這種發(fā)送和接收測距信號位于同一個地方的測距原理,稱為主動測距。用它所測得的站星距離和已知的在軌位置,也可推算出用戶現(xiàn)時的三維位置。這種基于主動測距原理的定位,稱為主動定位。的GPS計劃是在美國聯(lián)合計劃局的領導下制定的,該方案將24顆放置在互成1200的三個軌道上。每個軌道上有8顆,地球上任何一點均能觀測到6-9顆。GPS主要由三大組成部分:空間部分、地面監(jiān)控部分和用戶設備部分。GPS系統(tǒng)具有高精度、全天候、使用廣泛等特點。
GPS實時差分定位的原理是在已有的地心坐標點上安放GPS接收機(稱為基準站),利用已知的地心坐標和星歷計算GPS觀測值的校正值,并通過無線電通信設備(稱為數(shù)據(jù)鏈)將校正值發(fā)送給運動中的GPS接收機(稱為流動站)。如果發(fā)送設備所發(fā)射的測距信號經(jīng)過反射器的反射或轉發(fā),又返回到發(fā)送點,為其接收設備所接收,進而測得測距信號所經(jīng)歷的距離。偽距法單點定位,就是利用GPS接收機在某一時刻測定與4顆以上GPS的偽距,及從導航電文中獲得的瞬時坐標,采用距離交會法求出天線在WGS-84坐標系中的三維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