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菌肥和菌劑的定義
菌肥:顧名思義就是菌 肥。菌就是各種有益微生物,肥可以是有機肥,也可以是氮、磷、鉀、中微量元素等無機肥料。用于生物防治的、分解土壤、重金屬、調(diào)節(jié)酸堿度的、加速有機物腐熟的但不提供土壤肥力的有益菌制劑產(chǎn)品稱為生物菌劑(如淡紫擬青霉、蘇云金芽孢等),不屬于菌肥的范疇。
菌劑:活菌 載體,載體有液體載體、半固體載體(如瓊脂、雙糖、明膠培養(yǎng)基)、固體載體(麩皮、小麥、玉米粒、小米、大米或者它們的混合物等)。指目標微生物(有效菌)經(jīng)過工業(yè)化生產(chǎn)擴繁后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劑。
菌肥撒施在地的表面
我們都知道,紫外線(波長240-280nm)對微生物菌有較強的殺滅作用或者有較強的殺菌作用,一般紫外線幾秒鐘就可達到殺菌效果,所以盡量避免在太陽光很強烈的時候施用菌肥,我們要在每天的早晨或者傍晚,或者是陰天的時候去施用。
菌肥含有活性菌,施用時必須埋于土壤中(除了液體的),不能撒施于地表,在地表的菌肥可能受陽光照射影響效果,遇到大風(fēng)天氣,菌肥還會飄散浪費,菌都不易存活,一般深施10-20厘米。
菌肥與未腐熟的農(nóng)家肥混用
我們很多種植戶在給作物施用底肥的時候,會把菌肥和農(nóng)家肥一起施用,覺得這樣的話,對作物的效果更好,但是,如果我們不小心施用了未腐熟的農(nóng)家肥,那菌肥就會被未腐熟的農(nóng)家肥。
因為未腐熟的農(nóng)家肥在繼續(xù)腐熟的過程中會釋放出高溫,高溫會微生物,如果菌肥中含有不耐高溫的,那這部分就會失活,效果大打折扣。
菌肥施用在過酸或過堿的土壤上
土壤偏酸或偏堿都不利于生物菌的生長繁殖,有可能微生物肥中的菌都會被,其實,土壤酸堿值在6.5~7.5之間時適合生物菌的繁殖,只要讓土壤酸堿值達到6.5~7.5,就能保證生物菌大量繁殖,不過, 我們還要參考作物適宜的酸堿度去種植。
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的菌肥
有時候,我們買的菌肥多了,當我們把袋子都拆開,但是卻用不完,就隨便的把袋子綁著,沒有把袋子綁嚴實。
但是,長時間不用,袋子又沒綁嚴實,就會有其他的雜菌侵入袋子內(nèi),微生物菌群就會發(fā)生改變,我們再施用的時候,可能微生物肥中的菌都已經(jīng)被雜菌污染或者失活了,作用效果上肯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