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過篩除蟲法:玉米穗藏防潮防霉方法
過篩除蟲法:根據糧粒和蟲體大小,選擇合適篩孔的清理篩進行過篩除蟲處理。篩除害蟲時應與儲糧場所隔離,對篩下物要做焚燒、深埋等處理。該方法只適宜在低溫季節(jié)進行,且不能徹底清除糧食中的害蟲和糧粒內部的害蟲。對麥蛾等有飛翔能力的害蟲不宜采用此法。5.玉米穗藏防潮防霉方法東北地區(qū)為我國儲糧生態(tài)區(qū)域的冷濕區(qū),秋季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充足,冬季氣候嚴寒,降雪天多,濕冷漫長。玉米收獲在秋季,此時白天的溫度較高,空氣的相對濕度較低,收割后要進行剝皮、田間日曬、通風降水,半個月的后熟期過后,水分降到25%以下再帶棒入倉保管。玉米穗入倉時,要分階段進行,晾干一層再裝下一層。在雨雪天氣,需要用草簾等物苫蓋,這樣糧堆內相對較干,不易生霉、變質。
儲藏大豆要特別做好防潮工作
在相對濕度為70%以下,大豆的吸濕性弱于玉米和小麥,但在相對濕度為90%時,大豆的平衡水分則大于玉米和小麥,因此,儲藏大豆要特別做好防潮工作。易走油、赤變。大豆水分超過13%以上時,隨著溫度的升高,首先豆粒發(fā)軟,然后在兩子葉靠胚部位的色澤變紅,俗稱“紅眼”,以后豆粒內部紅色加深并逐漸擴大,俗稱“赤變”,嚴重時,子葉蠟狀透明,有浸油脫皮現(xiàn)象。
玉米果穗儲藏,籽粒胚部埋藏
玉米果穗儲藏,籽粒胚部埋藏在果穗穗軸內,對蟲霉侵害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此外,穗軸內的養(yǎng)分在初期仍可繼續(xù)輸送到籽粒內,增加籽粒的養(yǎng)分。大豆1.大豆的儲藏特點大豆粒圓,種皮光滑,籽粒堅硬,抗蟲、霉能力較強,但破損的大豆易于變質。大豆籽粒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在空氣濕度大時容易吸濕,經夏季高溫影響后,易變色變味,嚴重的發(fā)生浸油,同時,高溫高濕還易使大豆發(fā)芽率降低。
小麥一般是這樣保存的
主要的有:玉米象、銹赤扁谷盜等(感興趣的可以百度一下),蟲子不僅蛀食糧食,由于蟲子在糧堆中活動(吃喝拉撒、繁殖后代等等……),還導致糧食各種問題:發(fā)熱、霉壞等等,所以,蟲害才是要緊的問題,小麥一般是這樣保存的:1、本地冬小麥每年6月成熟。2、6-9月糧庫收購小麥入庫。3、9月,使用熏蒸劑熏蒸小麥,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