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木質活性炭的分類
1、木質活性炭按原料來源分:椰殼活性炭、杏殼活性炭、果殼活性炭等。
2、木質活性炭按外觀形狀分:一般分為粉末狀或顆粒狀。一般將90%以上通過80目標準篩或粒度小于0.175mm的活性炭通稱木質粉狀活性炭或粉狀炭。粉狀炭在使用時有吸附速度較快,吸附能力使用充分等優(yōu)點,但需專有的分離方法。隨著分離技術的進步和某些應用要求的出現(xiàn),木質粉狀活性炭的粒度有越來越細化的傾向,有的場合已達到微米甚至納米級。粉狀的活性炭吸附能力強,制備容易,價格較低,但再生困難,一般不能重復使用。
通常把粒度大于0.175mm的活性炭稱作木質顆粒活性炭,該活性炭價格較貴,但可再生后重復使用,并且使用時的勞動條件較好,操作管理方便。因此在水處理中較多采用木質顆?;钚蕴?。
木質活性炭材料吸附特性 、機械性能、化學性能都有著質的飛躍,在市場中占據著有利的發(fā)展地位木質活性炭材料已經在凈水行業(yè)產品當中占據著很大的市場,應用范圍非常廣泛,操作簡便,成績優(yōu)。
木質活性炭材料的總比表面積為948㎡/g其中中孔比表面積為296㎡/g平均孔徑為3.76nm此外。呈現(xiàn)出正比例的關系,標明實驗選擇亞藍吸附值作為活性炭的性能評判規(guī)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與科學性。木質活性炭進行N2吸附-脫附等溫線實驗。由實驗結果可知,不同活化溫度下的三組代表性木質活性炭樣品。三種溫度下所制備活性炭的N2吸附等溫線屬于Ⅲ類吸附等溫線,標明制備木質活性炭含有大量的中孔,且吸附脫附曲線間有明顯回路,木質活性炭這是由于N2分子在中孔中發(fā)生了毛細凝聚產生的;且隨著活化溫度的升高,吸附等溫線的起始縱坐標逐漸提高,標明活性炭的微孔量數量增加,比外表積逐漸增大。總體來說,木質活性炭的吸附都是表現(xiàn)在吸附劑表面上,那么表面對吸附能力的大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表面積越大,那么木質活性炭的吸附性就越好。木質活性炭是一個吸附能力非常的大,機械強度也是非常高的一種材料,表面有非常多的微孔,微孔越多,證明吸附能力非常的強,但是,一定要注意一地的就是,木質活性炭對于不同的污染物所給的吸附能力也是不同的。
木質活性炭材料主要的如:水分、灰分、酸溶物、各種金屬和酸根的含量,粉狀活性炭的質量有多項物理與化學的指標。以及它吸附性能等。對于不同用途的活性炭,時常用不同的物質和方法來檢驗它吸附性能,如亞藍吸附值、碘吸附值、焦糖吸附值、硫酸奎寧吸附值等。其中亞藍吸附值是的亞藍是一種深藍色染料,對它吸附量反映了活性炭吸附小分子物質的能力;具有大量微孔的活性炭,此值較高。木質活性炭木質球形活性炭外 觀:灰黑色球形狀,無味、無毒。采用木屑、椰殼等為原料,經粉碎、混合、成球、干燥、碳化、活化而制成。采用非粘合成型活性炭專有技術,改變傳統(tǒng)用粘結劑成型的舊工藝。不含粘接劑成份,完全靠炭分子之間的親和力和原料本身的特殊性質。木質活性炭材料科學配方制作而成。有效避免了孔結構堵塞,保證產品孔隙發(fā)達,功能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