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理論走向實踐,培養(yǎng)“神童三姐妹”
?自此,在華生的啟發(fā)下,拉斯洛·波爾加閱讀了大量文獻,以及數(shù)百位在各行業(yè)中被認為是人才的案例,后從這些人找到了一些走向成功的規(guī)律。
他發(fā)現(xiàn),并不是天才和天賦造就了他們的非凡成就,而是堅韌不拔的好習慣,不斷地追求與完善,幫助他們走向了成功。
??約翰·華生
圖片來源:Youtube
在這些人獲得成功的早期,非常重要的共性就在于保持興趣和動機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因此,培養(yǎng)天才的過程,從他們的童年時代或青少年時代早期就已經(jīng)開始了。
于是,拉斯洛·波爾加提出:嬰幼兒期是人生智力發(fā)展的關鍵期,抓緊早期教育尤為關鍵。
經(jīng)過了一系列理論基礎的鋪墊,拉斯洛就要開始實施計劃了。那么問題來了,身為單身漢的拉斯洛還差一位“志同道合”的妻子。
??László Polgár和妻子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于是,這位行動的猶太人說干就干,風風火火地寫了一封真誠的求愛信,發(fā)給同為同事兼筆友的克拉拉,一位德語、俄語和世界語的女教師。
在這封浩浩湯湯的長篇求愛信里,拉斯洛·波爾加非常詳細的闡述了自己對培養(yǎng)計劃的暢想和安排,唯獨沒有提對克拉拉的夸贊和忠貞愛情的誓言。
拉斯洛反復向克拉拉強調(diào):只要給他健康的孩子,就能將Ta變成神童。顯然,比起永浴愛河的忠貞誓言,拉斯洛更關心他何時能成為一名父親。
然而,在我們看來無法理解的“求愛信”的確得到了克拉拉的認同,并愉快地答應了求婚。
在拉斯洛殷切的期待下,兩人很快舉行了婚禮。結婚后的1969年,這兩位志同道合的夫婦迎來了他們的頭個孩子蘇珊·波爾加 (Susan Polgár)。
5年后,二女兒索菲婭·波爾加 (ZSofia Polgár)出生,小的女兒朱迪特·波爾加 (Judit Polgár) 則在1976年來到人世。
三個女兒的童年合影
雖然在原先的計劃里,兩人預備生6個孩子,但事實證明,三個孩子已經(jīng)夠拉斯洛忙的了。從大女兒蘇珊出生后,拉斯洛就沉浸在漫長的觀察和探索之中,他試圖找出在父母不干預的情況下,幼兒期的蘇珊喜歡什么?
很快,拉斯洛的觀察幫助他找到了答案。
一天,在家中做家務的克拉拉發(fā)現(xiàn),3歲的女兒從抽屜里翻出了一套國際象棋。原本調(diào)皮好動的小蘇珊,竟然在這套精致的木雕象棋面前完全安靜了下來。她很喜歡棋子的形狀,總是拿在手里反復觀察。
克拉拉趕緊叫來拉斯洛分享這一時刻,湊在一起的兩人發(fā)現(xiàn),蘇珊完全沉浸在造型各異的棋子形象和棋盤的布局中。雖然孩子只是把棋子當成玩具,但是波爾加夫婦的目的已經(jīng)達到了——大女兒對國際象棋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
蘇珊4歲時的照片
在拉斯洛的年代,國際象棋還是一項男子游戲,女選手既不受重視也不受歡迎,一直以來,也從來沒有哪位女棋手獲得過大師稱號,但這不正是女兒的機會嗎?
與此同時,拉斯洛自己也是國際象棋的忠實愛好者,家中有許多相關書籍。于是,他便開始在家中教女兒下棋。
事后證明,拉斯洛的決定無比的正確,蘇珊在象棋上體現(xiàn)出了不同于年齡的專注,拉斯洛剛教會她走棋,蘇珊就變得非常安靜,把其他玩具都丟到了邊上。
六個月后,蘇珊已經(jīng)跟著父親,在布達佩斯煙霧彌漫的象棋俱樂部里坐著,看父親比賽,甚至自己上手嘗試一局。
??蘇珊成長照片
當蘇珊10歲時, 二女兒索菲亞5歲,三女兒朱迪特也已經(jīng)4歲,大女兒的表現(xiàn)給了拉斯洛·波爾加靈感,他決定就以“國際象棋”為方式,貫徹他的“波爾加實驗”。
然而大女兒對象棋的喜愛完全出于偶然,要怎么讓另兩位女兒也愛上象棋?
你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國際象棋老師?4句話驗明真相!
國際象棋在歐洲非常的盛行,雖然在中國普及的時間不長,但近些年互聯(lián)網(wǎng)的快速普及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國際象棋,國際象棋的專業(yè)發(fā)展也蓬勃向上,在專業(yè)發(fā)展的帶動下,全國各地有興趣學習國際象棋的孩子越來越多,對于專業(yè)教練的需求迅速增長,尤其是啟蒙老師,那么如何做一名優(yōu)you秀xiu的國際象棋啟蒙老師呢?在送孩子到棋班或者帶孩子去比賽的時候,完全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充充電,很多培訓班都陳列有相關的書籍、畫冊或者雜志。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xiàn)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累并快樂著,相信是很國際象棋教學者的共鳴。
01特別是這兩年,國際象棋成為眾多家長給孩子報班的不二之選。對從事國際象棋教學的老師來說,肩上的責任無疑又重了幾分。為人師者,必先律己,方可律人。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講究言傳身教。老師在學生心中擁有崇高地位,一言一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大姐蘇珊1994年和以色列電腦工程師雅各布·舒茲曼結婚,定居紐約。所以,做一名好的國際象棋老師,不僅是對自己工作的負責,是對選擇學員的未來負責,疏忽大意是要不得的。下面四點您如果已經(jīng)做到了,那么恭喜恭喜,孩子遇到您是很幸運的事情啦!
01了解少兒的心理,引導有方
有一位棋藝過人的高手,性格也絕非內(nèi)向之人,站在講臺,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妙言絕句不絕于耳,一些陪孩子在聽的家長聽了深為其動,孩子聽了之后卻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學棋的興趣煙消云散。雖然他諄諄教誨,換來的卻是孩子的注意力渙散,越教越難。試想,在孩子一生成長的某個階段,你不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是同甘苦共患難的人,這樣的親子關系無疑更加牢固,這樣的親子關系也更加快樂和深遠。但是如果能夠理順孩子的心理,能夠運用孩子理解的教育方式,也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02要教棋,也要教做人
都說棋如人生,教棋的過程也是教孩子理解人生的過程。作為國際象棋老師,責任不僅僅是教棋,也要教學員如何做人。沒有哪個國際象棋老師不希望在教學中發(fā)掘出“奇才”,遇到了自當好好培養(yǎng)。??華生的“小艾爾伯特嬰兒實驗”就在大多數(shù)人對華生頗具爭議的出格的行為大呼荒謬時,遠在匈牙利的拉斯洛·波爾加卻對此頗為心動,甚至決定拿自己的孩子做“培養(yǎng)天才”實驗,人稱“波爾加實驗”。但大多數(shù)學員還是普普通通的孩子,不能把發(fā)掘、培養(yǎng)“奇才”作為唯wei一yi的目標。
國際象棋講棋德,通俗地說,下棋就是下棋,不要弄什么盤外招,對弈時不故意發(fā)出干擾對方思考的聲音,勝時不嘲笑對方,負時不賴棋、耍脾氣;有的被雙方博弈的過程吸引,無論何種情況,都會在學棋一段時間以后,有興趣降低的情形發(fā)生。國際象棋講棋藝,老師的嚴謹教學讓孩子棋藝得到提升,開發(fā)孩子的思維,鍛煉孩子的計算力、抗壓力、判斷力等多種能力,促進孩子在智力上的快速成長;國際象棋講性情,都說下棋的人身上有一種不俗的氣質(zhì),老師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體會下棋的美,不僅能陶冶情操,更能養(yǎng)成處事平穩(wěn)、抗挫折力的成熟品格。
03為孩子營造快樂的學棋環(huán)境
為孩子營造自由和諧、輕松有序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孩子們充分感受下棋的樂趣。有的老師擔心,孩子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放松,理由是孩子缺少嚴格的自控能力。但是,老師們都明白一點,孩子是z具ju求知欲的,只要正確引導,成長往往很快。
下棋非輸即贏,孩子還不具備情緒的完全調(diào)解能力,需要老師想一些具體的辦法。比如鼓勵后進的孩子,鞭策靠前的孩子,讓他們養(yǎng)成平和的心態(tài)看待勝負,開闊胸襟,享受下棋帶來的快樂。
04緊貼實戰(zhàn)老師所的國際象棋知識終是為了孩子們能在實戰(zhàn)中充分、靈活地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只會背定式、做死活題,卻不知如何在實戰(zhàn)中運用,孩子的思維會被僵化。
當他們掌握了一些基本技巧以后,教師只要系統(tǒng)地安排自學內(nèi)容和定期檢驗既可。其它大部分的課堂教學時間內(nèi),將大量安排以高質(zhì)量實戰(zhàn)對局、高清晰度復盤講解為主的,全quan面mian貼近實戰(zhàn)應用的教學內(nèi)容。
這個過程中,復盤講解的主要是學生之間的對局,除了對棋局所包含并延伸的技術內(nèi)容詳加講解以外,還要著重分析學生在局面變化中的心理活動和計算思路,傳授并引導他們掌握實用的分析判斷技巧,捋順他們的思路,幫助他們培養(yǎng)理性的思維方式,甚至包括讓他們觀察了解如何實施并應對心理戰(zhàn)的技能等。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華生找來一個不滿一歲的嬰兒,進行了項名為“小艾伯特實驗”嘗試。
國際象棋大師王玥老師曾發(fā)文說:
“在專業(yè)教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自然會出現(xiàn)很多半路出家的教練。(這里需要澄清的是,我絕jue對dui沒有說半路出家的教練半點不好的意思。我們超玥國際象棋俱樂部也有這樣的教練,他們對于幼兒啟蒙階段教學的理解和耐心是我遠遠不及的。)但是,和上學一樣,就算孩子再喜歡,家長再信任一個老師,這個老師也不可能像父母一樣陪著孩子,把孩子從幼兒園帶到大學畢業(yè)。制定目標后,還需要把大目標分解成小目標,例如每個月或每一周,和孩子一起分析要達到的目標,自己需要怎么做。不同學棋階段孩子應該有不同的教練,每個教練也應該有自己適合的班級。
我認為一個優(yōu)you秀xiu教練應該具備以下幾點。
首先是人品。這點無需我多說,至少du博毒du品pin這些不能有,這是起碼自制力的表現(xiàn)和表率。
其次是師德。這個家長們根據(jù)自己的社會經(jīng)驗應該就很容易判斷了。跟一個經(jīng)常遲到早退、毫無責任心、上課就混時間、只知道索取課酬、經(jīng)常需要您去送禮打點的老師學棋,能學得好棋嗎?如果您希望從這樣的老師身上學到東西的話,那我只能說我并不看好。
如果以上兩點都合格,那么第三點同樣重要:熱愛國際象棋。在專業(yè)上能夠激發(fā)小孩子對國際象棋的興趣,在教給孩子們一些基本的下棋的道理過程中,對小孩子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的話,這樣的教練就可以成為一名非常優(yōu)you秀xiu的啟蒙初級教練了。至少孩子在半年到一年期間學棋沒有問題。父母在孩子的"興趣養(yǎng)成“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從孩子的興趣中發(fā)現(xiàn)一縷曙光,到陪伴他們在掌握專業(yè)知識后的創(chuàng)新突破,借鑒波爾加家族的經(jīng)驗,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更好的自己,也許人生會有新的不同…本文版權歸精英說所有作者:小林君,精英說作者,用心碼字。
人品、師德、愛心、耐心應該是一個優(yōu)you秀xiu的啟蒙國際象棋老師應該具備的特質(zhì)?!?
聲明
轉自網(wǎng)絡。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鄭州白果樹國際象棋俱樂部整理,轉載請注明。
周末了,來思考一下古老的國際象棋八皇后問題
八皇后問題,是一個古老而著zhu名ming的問題。
該問題是國際象棋棋手馬克斯·貝瑟爾于1848年提出:
在8×8格的國際象棋上擺放八個皇后,使其不能互相攻擊,即任意兩個皇后都不能處于同一行、同一列或同一斜線上,問有多少種擺法。
數(shù)學王子高斯認為有76種方案。
1854年在柏林的象棋雜志上不同的作者發(fā)表了40種不同的解,后來有人用圖論的方法解出92種結果。
直到今日,也是計算機編程語言中回溯算法的典型案例。
我們來看看這個游戲是什么樣子的吧。
首先找來一張白紙,在紙上畫出9條豎線和9條橫線,把棋盤切分成8*8的棋盤格子。
然后我們找來8個長相差不多的小東西準備放到格子里,這些小東西可以是硬ying幣bi可以是紙片,總之能放到格子里不自己蹦出來就好了。
后是我們的游戲規(guī)則,把每個小東西都放進畫好的某個格子中,任意兩個棋子不能放在同一條橫線、豎線或者斜線中。如果發(fā)現(xiàn)擺進8個棋子了,那就說明你成功了!
看看誰能找出更多種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