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經脫氨氮和COD后的有機廢水、循環(huán)排污水和化學水站排放的污水
經脫氨氮和COD后的有機廢水、循環(huán)排污水和化學水站排放的污水統(tǒng)稱為含鹽廢水,主要特點是氨氮和COD含量低,但溶解性鹽類含量較高,TDS值達500-5000mg·L-1,并含有一定量的固體雜質。含鹽廢水經混凝沉降后即可排放,但若作為化工生產的回用水則需進行除鹽處理。 含鹽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有膜分離法、離子交換法和蒸餾法等工藝。膜分離主要有超濾和反滲透,國內應用較多的是二者組合的雙膜工藝。在廢水進入雙膜之前,除需進行絮凝沉淀或過濾除去懸浮固體,還要嚴格控制廢水中COD含量,以防超濾膜和RO膜遭到破壞或污染。膜分離技術進行分子級過濾,在獲得合格回用水的同時也會產生濃度更高的濃鹽水。實際應用中,通過雙膜后約65%左右的水可直接作為生產水回用,余下35%的濃鹽水TDS值相比進水增大數倍,需進行進一步除鹽處理。膜濃縮工藝及水軟化技術的配合使用可大大提高濃鹽水的回收率,可達95%。
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和設備的發(fā)展已比較成熟
煤化工項目產生大量成分復雜的廢水可進行分質處理,煤氣化黑水一般經過簡單處理后作為中水回用,有機廢水處理的主要目的是除去COD和氨氮類物質,含鹽廢水處理旨在除去廢水中的溶解性鹽類。我國煤化工項目分部較廣,各地區(qū)廠家可根據當地水資源情況選擇廢水處理后排放或者循環(huán)回用。 污水水處理技術和設備的發(fā)展已比較成熟,但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在煤化工廢水處理的研究方面,科研人員可借鑒諸如燭式過濾器、氧化法等在其它水處理領域應用的成功經驗,以便研究出處理效果更好的工藝。除此之外,在更加健全的法律法規(guī)的配合下,已有煤化工廢水處理技術和設備發(fā)揮作用,同時鼓勵和支持水處理新技術研究,爭取實現(xiàn)在低成本、低能耗的條件下完成煤化工綜合廢水的處理。
污水處理行業(yè)發(fā)展概況 我國城市污水排放量在2000年為332億立方米,2014年為446億立方米,十幾年以來年均增長率約2%,中國城市污水排放量增長較為平緩,并未因城市人口增加和經濟發(fā)展而有太大變化。而城市污水處理率在過去十年進步巨大,污水處理量由2000年的114億立方米增加到了2014年的402億立方米,污水處理率也相應由2000年的34.25%大幅提高到了2014年的90.18%。 根據“十三五”規(guī)劃的要求:“十三五”期間,城市、縣城污水集中處理率分別達到95%和85%。推進七大重點流域綜合治理,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加大黑臭水體整治力度,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qū)黑臭水體控制在10%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