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桂花樹扦插種植技術(四)修剪:
1.修剪桂花修剪是培育單干桂花的重要措施。及時合理修剪,能使其通風透光,加強光合作用,并可減少病蟲害,從而使桂花生長快、樹干直、樹形美。
2.剝芽桂花發(fā)芽時,主干和基部的芽也能萌發(fā),應及時將主干下部無用的芽剝掉,使水分營養(yǎng)集中,促進上部枝條發(fā)育,形成理想樹形。
3.疏枝培育單干桂花,從幼苗開始就要有意識培養(yǎng)主干通直,保持一定的枝下高,剪去無用枝條,一般成材后的桂花枝下高在1.5米左右。
4.短截剪去徒長的頂部枝條,使桂花高度保持在3.5米左右,冠幅2.5至3米。移植桂花時,為了保持完整樹型,不宜強修剪,只需剪除干枯枝、病蟲枝,疏除重疊枝、交叉枝、纖弱枝,對徒長枝要加以控制。
5.移植苗木移植前,移植地必須深耕細耙,要“三耕三耙”。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和保水能力,有利于好氣性細菌的活動,促進有機肥的分解,同時給根系營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
桂花一年生苗高25厘米,次年早春進行次移植。二年生苗高60厘米,三年生苗高120厘米,進行第二次移植,株行距為1×1米。起苗時盡量多帶土,多保持根系,適當剪去主根。待桂花苗干徑達3至4厘米時,可以進行第三次移植,株行距為2.5×2.5米,移植時要帶土球。桂花干徑達6至8厘米即可出圃。作為園林綠化用的桂花大苗,一般要培育8年以上。桂花一般除盛夏和嚴冬季節(jié)外,其他時間均可進行移植。時間為11月底至次年2月,這時移植的桂花根部傷口愈合較快,能趕上春天的生長季節(jié)。
桂花病蟲害防治:常見的病害有葉斑病、煤污病、藻斑病、根腐病、缺鐵病等,應針對病害情況,予以防治。葉斑病、煤污病及藻斑病可噴射0.5波爾多液或5%多菌靈500~1000倍液防治;根腐病的防治,應注意保持土壤疏松透氣,不要積水;如因真菌引起根腐時,可用代森銨200~300倍液澆灌根部。常見的蟲害有葉蜂、粉虱、螨、長白蚧、黃刺蛾等。葉蜂、粉虱、螨可用40%1500~3000倍液噴殺,長白蚧除人工刷除外,在二代若蟲時,可用40%氧化1000倍液或40%殺螟松500倍液噴殺。
桂花盆景觀賞
桂花是的香花,桂花苗.葉色終年翠綠,樹姿挺秀明潔,盛花時綴金滿枝,碧葉黃花,濃香四溢,歷久不衰,令人心曠神怡。多在秋季開放,故有獨占三秋壓群芳之譽。四季桂四季開花,觀賞期更長。另有一種寒露桂,于晚秋開放,花期較遲,唐代詩人王維有冷露無聲濕的詩句。
桂花試管苗移植:試管苗發(fā)根后,必須隨即轉移到栽培基質中去,這種基質可以用培養(yǎng)土、蛭石、珍珠巖等配成。將試管苗從瓶中取出,洗去殘存的培養(yǎng)基,移植到準備好的基質中去,隨即用細噴壺噴水后加蓋玻璃或塑料等.3~4日內不必澆水,以后澆些清水,1周后見苗已挺直,可去罩澆培養(yǎng)液(過去所用培養(yǎng)基的大量及微量元素減半配制)以利生長.2~4周后可進行常規(guī)栽培。
在桂花組織培養(yǎng)中,除了使用基本培養(yǎng)基MS外,為了促進植株組織發(fā)芽或生根,還需加入不同濃度、不同種類的。如萘(NAA),丁酸(IBA)、(IAA) 2.4一D、細胞分裂素(6-BA),細胞激動素(KT),赤(GA1),一般使用濃度為0,1~lO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