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很多家長初發(fā)現孩子的問題就是無語言,約有40-70%的自閉癥兒童會出現語言發(fā)育遲緩,自閉癥兒童開始說話的平均年齡約為3-4歲,而語言問題往往是家長早發(fā)現的癥狀,以至于很多家長對自閉癥兒童的認識,往往都集中在孩子的語言發(fā)育問題上。所以許多家長帶孩子到醫(yī)院或學校求助時,首先提到的都是語言問題:希望孩子能開口說話;希望孩子不要自言自語,希望孩子能與別人主動說話……而很多家長都認為只要孩子開口說話,其它的都是小事情,孩子能夠說話就是聰明的,正常的。
智力障礙學校干預言語障礙突出
大多數患兒言語很少,嚴重的病例幾乎終生不語,會說會用的詞匯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兒會說,也常常不愿說話而寧可以手勢代替。有的會說話,但聲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語重復一些單調的話。有的患兒只會模仿別人說過的話,而不會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交談。
智力障礙學校干預不會模仿
“模仿”是孩子學習的工具,孩子就是通過模仿學習說話,學習運用無聲的身體語言、手勢和表情進行溝通的。但是自閉癥患兒不懂得模仿。
智力障礙學校干預語言遲鈍
輕度自閉癥的患兒,大多數都會出現言語的減少,或者是終身不說話的情況。并且,疾病患兒說話,也大多數都用手勢進行交流,而且常常會分不清你我。
孤獨癥患者在學齡前一般因不能適應普通幼兒園生活,而在家庭、特殊教育學校、機構中接受教育和訓練。學齡期以后患者的語言能力和社交能力會有所提高,部分患者可以到普通小學與同齡兒童一起接受教育,還有部分患者可能仍然留在特殊教育學校。
目前國際上受主流醫(yī)學推薦和使用的訓練干預方法,為孤獨癥的規(guī)范化治療提供了方向,這些主流方法主要有:
1、應用行為分析療法(ABA)。主張以行為主義原理和運用行為塑造原理,以正性強化為主促進孤獨癥兒童各項能力發(fā)展。訓練強調高強度、個體化、系統化。
2、孤獨癥以及相關障礙兒童治療教育課程(TEACCH)訓練。該課程根據孤獨癥兒童能力和行為的特點設計個體化的訓練內容,對患兒語言、交流以及感知覺運動等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核心是增進孤獨癥兒童對環(huán)境、教育和訓練內容的理解和服從。
3、人際關系訓練法。包括Greenspan建立的地板時光療法和Gutstein建立的人際關系發(fā)展干預(RDI)療法。
上述治療方法在國內一些孤獨癥康復機構已開展,獲取了較好的治果,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