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05韶華流逝,物是人非,風(fēng)亦感傷,人亦彷徨。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唐·崔護《題都城南莊》這世上總有一些人,非要等到千帆過盡,才開始知道回頭;要等到流離失所,才開始懂得珍惜;等到物是人非,才會開始懷念。世間的美大多是來得突然,去得無聲。
只留一縷芳香讓我們無限回想。
愿你往后,能為春日的繁花驚艷,為夏日的綠蔭感激,為秋日的余暉駐足,為冬日的飛雪怡情。
6、散
散與緊是相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只有散畫面才會松,松則虛,虛則納物,納物則豐富而雋永。
現(xiàn)在的中國畫走向了兩個極端,一個是普及性的“大寫意”,胡涂亂抹,自欺欺人;二是做作之風(fēng),求大、求滿、求全、求實,不是求藝,而是在比工夫,比誰下的力氣大,不知也不會顧及中國畫的真諦——體“道”。
7、玄虛
什么是道?老子說:“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這種惚兮恍兮的神秘,正是中國畫愈藏愈深的精神境界。鄭板橋“難得糊涂”亦正是畫面玄虛的地方。
2.背臨
比對臨的要求更高一步,它要求學(xué)畫者,認真研究原作,把它的筆墨、章法,一一熟記于心中,然后背著原作進行摹寫。
背臨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避免面對原作依樣畫葫蘆的毛病,二是可以訓(xùn)練默記的能力,在腦子里儲藏豐富的繪畫語言。。如作文必須熟讀許多好文章一樣,學(xué)畫也要熟記臨摹過的名畫。如果有幾十幅名畫爛熟于胸中,那么進行創(chuàng)作時就能熟練地運用各種筆墨、章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