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智生慧:寶寶可以比愛因斯坦聰明嗎
人腦與生俱來就有記憶、學習與創(chuàng)造的莫大潛力,你的孩子也一樣,而且能力比你所能想象的還要大得多。每個嬰兒剛出生時都具有與愛因斯坦不相上下的潛能,但現(xiàn)實中為什么大多數(shù)人比不上愛因斯坦呢?
這是因為天才腦的奧秘來自于是否能成功地將左右腦聯(lián)動起來,只有做到左右腦均衡的孩子才能聰明。孩子的階段是學前教育,錯過了0至12歲等于犧牲了80%-90%的大腦學習能力,以后只能運用10%-20%的能力。
人腦的優(yōu)勢是什么
1.人腦由140億個腦細胞組成,每個腦細胞可生長出2萬個樹枝狀的樹實,用來計算信息。人腦“計算機”遠超過世界強大的計算機。
2.人腦可儲存50億本書的信息,相當于世界上藏書的美國國會圖書館(1000萬冊)的500倍。
3.人腦神經細胞功能間每秒可完成信息傳遞和交換次數(shù)達1000億次。
4.處于狀態(tài)下的人腦,每天可以記住四本書的全部內容。
5.人類對于大腦的研究有2500年的歷史,然而對自身大腦的開發(fā)和利用程度僅有10%.
智生慧:記憶是需要提取的
記憶就像電腦儲存信息,可分為編碼和提取兩部分(“記”和“憶”分別對應的就是這兩個詞)。
不要以為記住了的東西,就一定能想得起來。
舉個例子:
問題1:英語種的雨傘是________?
問題2:英語種的雨傘是()A、cat B、unbrella C、banana D、wind
如果你記過雨傘這個單詞,但是有沒那么熟,第二個問題是不是比個問題要簡單很多?因為可能你不一定能記得起雨傘這個單詞的完整拼寫 ,但如果你曾經
見過它,再認出它就容易很多。
前者是回憶,而后者“再認”,后者的難度自然要比前者小很多。記過的信息其實都在我們的大腦里存儲著,知識我們忘了提取這些信息的路徑,以至于沒有辦法想起來。但一旦我們再次看到類似的信息,就能夠立即發(fā)現(xiàn),這些信息還在我們的腦子里。為什么會想不起來呢?因為我們的記憶再頭腦里缺乏整理,像一個胡亂堆放的屋子,想找到東西肯定很難。
智生慧:程序記憶和陳述記憶對癥下藥
再學習一個新東西前,先搞清楚是知識型內容還是技能型內容。如果是知識型內容,適合用語言的方式去記憶;如果是技能型內容,需要程序性記憶,僅僅用語言是沒法學會的,必須去親身實踐。
再三上學不會游泳,在家里學不會開車。只有真正再應用的時候,才能掌握這個東西的真正做法。不管你將步驟拆分得再怎么細致,不練習就是沒辦法學會。現(xiàn)實生活里,出了開車游泳等這些運動性技能外,還有很多東西也是光靠記憶知識沒法掌握的,也必須依靠大量的程序性記憶驚醒時間才能形成的。
比如演講,一個好的演講者,不論是天生的還是經過了后天訓練培養(yǎng)的,都不可能是從不開口對公眾講話,一開口就技驚四座。不管你學了再多的演講技巧,分析得再怎么到位,缺乏實踐的情況下,很多微妙的地方沒法把握。
再比如管理,讀了一些管理學方面的書不會代表學會了管理,因為管理師實踐性很強的技能。只有再實際的崗位中經過了鍛煉,體會了很多實際情況,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這也是為什么的企業(yè)有管理培訓生制度,用輪崗和實踐來培養(yǎng)新人。即使是再的應屆畢業(yè)生,也很少有直接進入管理崗位的,都需要經過漫長的鍛煉。
如果將知識當做技能來學習,就會感嘆自己腦子不好使,東西都記不住;如果將技能當做知識來學習,就會陷入死讀書讀書四的怪圈,紙上談兵會說不會用。
記憶好的人會被人多人羨慕,它們做事和學習的效率會高很多。它們也并不全是天才,只是它們恰好用了的記憶方法。
為了幫助更多人擺脫記憶困難,記憶大師多年來研究打造出的課程體系專注提升記憶力、閱讀力、思維力三大學習力,更好地運用再學科種快速提升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