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粉狀活性炭使用注意事項
粉狀活性炭在使用中有一個較大的特點就是處理雜質的速度快,處理的水質較為清潔,但與其它活性炭不同的是粉狀活性炭顆粒度較小,在使用方法上需要注意與其它活性炭區(qū)分開來。
粉狀活性炭主要作用是用于污水的深度處理和脫色處理,但是在處理污水的前提是污水得先經過前期處理,粉狀活性炭在使用的時候要注意水質的問題,提高處理的污水水質較差,水中的雜質多,這樣的話直接投狀活性炭來進行凈化,不但達不到想要的處理效果,還會使粉狀活性炭浪費,因為粉狀活性炭的顆粒很小,在投加到水中后水中的雜質會先被吸附,使粉狀活性炭的顆粒微孔造成堵塞,失去吸附效果。粉狀活性炭脫色仍廣泛應用于食品出產領域,如糖精粹以去除不同類型果汁中的色素。
正確的使用方法應該是先將漂浮的大顆粒雜質過濾掉,再使用粉狀活性炭進行深度的凈化。其次粉狀活性炭的凈化還要注意設置阻隔網,由于粉狀活性炭顆粒小,在流動的水中凈化時會隨水漂流,若不設置阻隔網則會和水流一起被排出,這樣會增加水處理企業(yè)的成本。
木質粉狀活性炭孔隙結構特點
木質粉狀活性炭的孔隙大小分布很寬,從10nm至1萬nm以上,一般按細孔半徑的大小分為徽孔、過渡孔(中孔)和大(粗)孔三個組分:微孔 半徑為2nm以下
微孔的有效半徑是相當小的,與被吸附分子相當。微孔的容積為0.20-0.6cm3/g,約占活性炭總比表面積的90%以上,即數百m2/g,甚至超過lOOOm2/g。吸附作用主要靠它。
中孔 半徑為2-1OOnm
中孔的有效半徑要比被吸附分子大得多,一般活性炭中孔孔可以分布在4.0-20nm。它的容積在0.02-0.1Ocm3/g,占總
比表面積的5%,一般在20-70m2/g。它的作用是捕zhuo有機蒸汽,為吸附物分子進微孔的通道,用來吸附大分子物質,常用于溶液的脫色?;瘜W法制得活性炭的過渡孔容積可達0.7cm3/g,它的表面積達200-450m2/g。
大孔 半徑為100-2000nm活性炭的大孔容積通常在0.2-0.8cm3/g,它的比表面積只有0.5-2m2/g。比表面的數值這樣小,表明它在吸附中不會起明顯作用,一般都不希望有,因它會降低活性炭的充填比重和強度。對于印染和石油化工這類COD,BOD含量較高的廢水,粉狀活性炭也可用于二級處理組合系統。但是,這些大孔起著輸送渠道的作用,當活性炭用作催化劑載體時,較大的孔隙作為催化劑沉積的場所可能是有用的。
粉狀活性炭在水處理工藝中的地位不可動搖
粉狀活性炭在廢水處理中一級、二級、三級處理工序中均可使用。椰殼活性炭外觀為黑色,有顆粒狀和柱狀兩種,具有孔隙興旺、吸附性能好、強度高、易再生、經濟經用等優(yōu)點。對于污染成分復雜的工業(yè)廢水,多數情況下需要將幾種處理工藝組合起來進行處理,粉狀活性炭往往在組合工藝中后的深度處理中應用。另外,粉狀活性炭可以與不同的材料聯合應用,組成新的工藝技術,以取得更好的處理效果。
在廢水的一級物化處理工序中,粉狀活性炭主要用作絮凝吸附分離劑,用于吸附或協助絮凝一些難生化降解或對微生物有du害的有機污染物.典型的應用技術是粉狀活性炭工藝,在石化、印染、焦化工業(yè)廢水中投加適量粉末活性炭,可除去廢水中不可生物降解的CODc,、色度和臭味,避免曝氣池發(fā)泡現象,同時可以使混凝絮體或生物絮體迅速增長而沉淀,還能除去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及其絡合物。比表面積愈大,吸附能力愈強,吸附劑孔隙愈多,平均微孔徑與被吸附分子的大小尺寸匹配性愈好,那么吸附能力愈強。
對于印染和石油化工這類COD, BOD含量較高的廢水,粉狀活性炭也可用于二級處理組合系統。將粉狀活性炭投入廢水池后帶顏色顆粒被迅速吸附,廢水開始變得清澈,待吸附到了一定程度后,粉狀活性炭的孔隙被顏色顆粒所占滿,這時僅需將粉狀活性炭過濾出來再投加入新一批即可,如此便能將染料廢水的顏色脫除干凈。在二級生化降解處理工序中,粉狀活性炭多用作各種新型高負荷生化反應器的生物膜載體填料,可以富集有機物,提高生化降解速率和終轉化率,還能夠提高反應器高負荷水質水量沖擊。同時,粉狀活性炭作為生物膜載體,還能夠形成生物活性炭,極大地延長了粉狀活性炭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