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無損檢測的發(fā)展
早期的無損檢測稱為無損探傷(NDI),它的作用是在不損壞產品的前提下發(fā)現(xiàn)人眼無法看到的缺陷,以滿足工程設計中的強度要求。第二階段稱為無損檢測(NDT),這個階段始于70年代,它不但檢測終產品,而且要測量各種工藝參數,制成工件后還需知道它的組織結構、晶粒大小和殘余應力等。第三階段稱為無損評價(NDE),尤其對航空、航天、核1電、能源、交通、石油和化工等方面的機械產品,在加強檢測同時注重產品質量的評價,確保每一件產品都是合格的。在工業(yè)發(fā)達國家已從一般無損評價發(fā)展到自動無損評價,采用計算機來進行檢測和評價,盡可能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例如鋼軌探傷車。
常用無損探傷方法
滲透探傷(PT)
滲透探傷是指將溶有熒光染料(熒光探傷)或著色染料(著色探傷)的滲透液施加在試件表面,滲透液由于毛細作用能滲入到各型開口于表面的細小缺陷中,此時清除附著在表面的多余滲透液,把工件表面多余的滲透液清洗干凈,但不得把已深入缺陷內的滲透液清洗掉,然后經干燥和施加顯像劑后,在黑光或白光下觀察,缺陷處可分別相應地發(fā)出黃綠色的熒光或呈現(xiàn)紅色,從而能夠用肉眼檢查出試件表面的開口缺陷。滲透探傷適用于檢測金屬和非金屬材料表面開口的裂紋、折疊、疏松、針1孔等缺陷。它能確定缺陷的位置、大小和形狀,但難于確定其深度,不適用于探測多孔性材料及材料內部缺陷。
無損檢測的應用特點
1.正確選用實施無損檢測的時機
在無損檢測時,必須根據無損檢測的目的,正確選擇無損檢測實施的時機。
2.正確選用適當的無損檢測方法由于各種檢測方法都具有一定的特點,為提高檢測結果可靠性,應根據設備材質、制造方法、工作介質、使用條件和失效模式,預計可能產生的缺陷種類、形狀、部位和取向,選擇合適的無損檢測方法。
無損檢測方法
原位單剪法
對砌體的承載能力進行現(xiàn)場檢測時,出抗壓試驗外,另一類試驗就是砌體的原位抗剪試驗,原位單剪法就是其中一種。砌體的原位單剪法的試驗裝置一般取窗洞口或其他洞口下墻體為試驗對象,第三皮磚下的水平灰縫為剪切破壞面。
試驗前,先清理出安裝鋼筋混凝土傳力方和加載裝置的空間;在剪切破壞面的端部加工切口,保證水平灰縫剪切破壞時,該水平灰縫以上的墻體能夠在水平方向上發(fā)生位移;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傳力方到達足夠強度后,安裝千斤頂和測試儀表進行加載試驗,當出現(xiàn)水平灰縫剪切破壞時,記錄破壞荷載,并將剪切破壞后的墻體翻轉,記錄破壞特征以及水平灰縫飽滿度等與砌體質量有關的數據。
原位單剪法所得到試驗結構為砌體沿通縫抗剪強度。將同一測區(qū)個測點所得到結果取平均值,得到砌體沿通縫抗剪強度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