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三、“T”管引流的護理
(一)評估和觀察要點。
1.評估患者的病情、生命體征及腹部體征,如有無發(fā)熱、腹fu痛、等。
2.評估患者的皮膚、鞏膜黃染消退情況及大便顏色; “T”管周圍皮膚有無膽汁侵蝕。
3.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
(二)操作要點。
1.引流管用膠布“S”形固定,標識清楚。
2.引流袋位置必須低于切口平面。
3.保持引流通暢,避免打折成角、扭曲、受壓。
4.“T”管周圍皮膚有膽汁滲漏時,可用氧化鋅軟膏保護。
5.觀察膽汁顏色、性質,并準確記錄24h引流量。
6.定時更換引流袋。
六、胸腔閉式引流的護理
1.評估患者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
2.觀察引流液顏色、性質、量。
3.觀察長管內水柱波動,正常為4~6cm,咳嗽時有無氣泡溢出。
4.觀察傷口敷料有無滲出液、有無皮下氣腫。
1.連接引流裝置,使用前檢查引流裝置的密閉性能,保持連接處緊密,防止滑脫。
2.引流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水封瓶長管沒入無菌生理鹽水中3~4cm,并保持直立。
導尿管護理的步驟
洗手、清除手上的病菌以預防。準備下列用具:1.棉枝一包,2.透氣紙膠布一卷,3.塑膠袋一只,4.便bian盆,5.生理食shi鹽水或煮沸過的水,6.優(yōu)碘消毒溶液(視需要)。將便bian盆放入臀部。用手分開yinchun或回縮。以棉枝沾濕生理食shi鹽水或煮沸過的水,清潔靠近導尿管口端的導尿管約一吋(2.5公分),每次使用一枝棉枝,將臟的棉枝,隨手丟入準備好的塑膠內。檢查有沒有任何結痂或不正常引流物或分泌物。如果有,請告知醫(yī)護人員處理。將導尿管以透氣膠布以井字形貼法固定在大腿內側(女)或下腹部(男),每天須更換黏貼部位,防止長期黏貼或導管壓迫,造成皮膚損傷。手術當日2~3h引流管內出現(xiàn)大量鮮紅色的血性液體,如成人>300ml/h,小兒>4ml×體重(kg)/h,且無減少趨勢,及時通知醫(y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