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大棚冬棗管理中的三個問題
?。ㄒ唬┛叟飭栴}
1、扣棚。選用無滴膜為棚膜,棚膜幅與幅之間相互壓茬。在每組桿中間,用一條壓膜線或竹竿壓緊。在棚肩部兩幅棚膜壓茬處,可留活動縫隙作通風口。
2、扣棚時間。據(jù)近年的經(jīng)驗,當蕞低氣溫為-3~-4℃就可開始扣棚,一般在元月下旬至二月上旬,遇雨雪天氣或寒流來時可適當向后推移3~5天。
(二)通風問題
1、前期通風
以頂部通風為主,一般不通邊風。邊風通后,影響邊行溫度,導致邊行地溫回升太慢,從而使邊行棗樹生長發(fā)育滯后,整棚的開花結果物候期不同步,管理不方便。當外界氣溫上升到4~5℃時可通邊風。
2、花期通風
建議通風要早、及時,切忌通風過猛。隨時注意外界氣溫的變化,在天氣晴好的條件下,要提早通風,不要等到棚內溫度上升到所需溫度才開始通風, 由于外界氣溫僅3~5℃,棚內溫度已達30℃以上,通風過猛,溫差太大,易造成落花,特別邊行落花現(xiàn)象比較嚴重。棚內溫度過高時,應先通小風。大棚冬棗的綜合管理技術要管好大棚冬棗,必須做到四個合理化,即合理修剪,合理灌溉水,合理施肥,合理溫度管理。逐漸拉大通風口,切不可操之過急。
?。ㄈ┓篮畣栴}
每年春季的低溫對各類農作物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絕收,對于大棚冬棗來說同樣影響很大。近年4月上旬左右(多在4月2日-5日,2010年4月12日-14日發(fā)生了五十年不遇特大凍害)都會出現(xiàn)一次低溫過程,這一時期恰好是大棚冬棗發(fā)芽現(xiàn)蕾期,忽視了防寒工作,就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冬棗該如何儲存:采收后一般用冷庫保鮮貯藏,在低溫條件下能抑制冬棗中乙烯的產生。
隨著冬棗栽培面積的不斷增大,產量的大幅度提高,棗果集中上市的矛盾越來越突出。雖然冬棗貯藏保鮮庫的發(fā)展可延長冬棗成熟后的后供應期,但怎樣提早上市也是值得棗區(qū)探討的一個課題。
冬棗是晚熟鮮食棗的優(yōu)良品種,很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市場前景廣闊。但由于冬棗成熟期集中及貯藏保鮮期短,又使冬棗市場日益萎縮,嚴重影響了棗農收入和棗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大棚冬棗膨果技術:冬棗的果實膨大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幼果膨大期(豆粒一花生米大小),二是硬核期,三是成熟前一月。在蔬菜種植上,利用保護地栽培技術進行反季節(jié)生產,實現(xiàn)蔬菜淡季供應或周年供應,并在多種蔬菜上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