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一般丹參都生長在樹林、路邊、山坡,其實這些地方的土壤都比較干燥,丹參怕積水,所以要地勢高燥的土壤。喜歡肥沃、疏松、的沙壤土,對于土壤酸堿度要求不嚴格,微酸微堿,中性都可以種植??偟膩碚f肥沃干燥透水性好的土壤比較適合種植。
丹參種植的方法主要是前茬跟種,茶園、林區(qū)間種,偏的方法更好,但是大田種植,提供良好的條件生長好,產(chǎn)量高一些。
丹參種植技術(shù):扦插繁殖:北方4~5月、南方2~4月選取生長健壯、無病的丹參枝條齊地剪下,切成6~8厘米長的小段,下部切口要靠近莖節(jié)部位,呈馬蹄形。剪除下部葉片,按行株距20×10厘米,將插條斜插于苗床,深為插條的1/2~2/3,覆土壓緊,地上留1~2個葉片。邊剪邊插,不能久放,否則影響插條成活率。插后保護土壤濕潤,適當(dāng)遮蔭,15~20天即可從下部的莖節(jié)處長出新根。待根長3厘米時,定置于大田。亳州市凡一中藥材種植專業(yè)種植基地.本基地供改良丹參苗,油牡丹苗1-4年生(鳳丹苗),白芍苗批發(fā)價格,品種繁多的丹參苗、牡丹苗和白芍種苗,保證質(zhì)優(yōu)價廉。
種子繁殖:丹參種子細小,發(fā)芽率70%左右,直播法往往出苗不齊,故多選用育苗移栽法。種子宜選用6月份以后成熟的種子,隨采隨播或7月份播種。一般于3月在苗床播種,條播和撒播均可。條播行株距30×20厘米,溝深1~1.3厘米,種子與河沙混合,均勻撒于溝內(nèi),覆土0.5~0.7厘米。撒播可將種子均勻地撒于地面,用腳踩一遍,使種子與土貼緊,不必覆土。畝播種量8-10公斤左右。播后蓋地膜,保溫保濕。當(dāng)?shù)販剡_到20℃左右時,15~20天出苗。幼苗3~5片真葉時,如發(fā)現(xiàn)過密應(yīng)進行間苗,間出的苗可外行栽植、培育。播種后經(jīng)2個月生長,即可移栽。
丹參分根繁殖地,因覆土稍厚,出苗慢,一般在4月幼苗開始出土?xí)r,要進行查苗,發(fā)現(xiàn)土板結(jié)或復(fù)土較厚,影響出苗時,要及時將穴的復(fù)土扒開,促其出苗,生育期中耕除草3次,次于5月,苗高10~12cm時進行,第2次于6月進行,第3次于8月進行。除留做種子的植株外,必須分次摘除花蕾,以利根部生長。以上就是對種植一畝丹參的成本和利潤以及丹參的高產(chǎn)種植技術(shù)的介紹,丹參種植的成本投資相對較低,種植的經(jīng)濟效益也并不像其他珍稀藥材的利潤那么大,但它的經(jīng)濟效益是比較穩(wěn)定的,而且市場需求量也是比較大的。
丹參繁殖方法常見的繁殖方法有種子、扦插、分株和根段等方法,【丹參種子價格】一般以根段繁殖產(chǎn)量較高,而生產(chǎn)上主要以根段育苗移栽和分株繁殖為主。丹參的高產(chǎn)栽培技術(shù)種子育苗:每年7-8月種子成熟后,再分期分批采下種子及時播種,在整好的畦內(nèi),按行距12-15cm,開1.5cm左右深的淺溝,再將種子摻砂均勻地撒于溝內(nèi),后覆土摟平,稍加填壓即可。如果土壤溫潤,一般在播種后的10-15天就可以出苗。一般每畝用種10-15公斤,當(dāng)苗長到9-12cm高時,就要移植到大田里,起苗時要隔一行起一行,留下的苗再按株距9-12厘米定苗。移栽地按行距24-20cm,株距10-12cm,挖9cm左右深的穴,每穴栽2-3株左右。栽后再澆水,等水滲下后再培土壓緊,這樣可以提其高成活率,也可以在每年7-8月間采用直播方式,按行距24-30cm開溝,其方法與種子育苗基本一樣。每畝用種子1-1.5公斤左右,如果是在當(dāng)年播種,只要澆水施肥等管理措施及時,整個過程生長良好,一般到第二年年底收刨,畝產(chǎn)可達250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