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趙家人的集體夢想是:把陜西小吃發(fā)揚光大,讓每一個喜歡陜西美味的人,都能吃到趙家的食物!
涼皮雖然難做,但它確實非??煽诿牢?。我來到賣涼皮的小攤,只見老板把面皮切成條狀,放入攪拌的碗里,加入陳醋、醬油、芝麻醬等配料。我愛吃辣,放了一大勺紅油進(jìn)去。我聞了聞涼皮的味道,哇!那酸辣味撲鼻而來,把我五臟六腑里的“饞嘴貓”們都勾引住了,個個都鬧哄哄地?fù)屩f:“我要吃!我要吃!”我口水直流,拿起筷子就是埋頭苦干。我的家鄉(xiāng)有好多風(fēng)味小吃,肉加饃是回味悠長,羊肉泡饃更是讓你吃的津津有味。忽然,一股辣味直射到我的舌頭上,我細(xì)細(xì)品味它的味道,慢慢咀嚼著條狀的面皮,真是令人回味無窮!涼皮實在是美味,如果你去到陜西,一定要好好品嘗潤滑可口的涼皮。
涼皮是一款風(fēng)靡街頭的小吃,夏天吃起來挺清新涼爽的,不熱。據(jù)說在陜西還有烙面皮、魔芋涼皮、黑米涼皮,綠豆涼皮好多種涼皮。
面筋涼皮主產(chǎn)于關(guān)中地區(qū),要先洗出面筋,淀粉調(diào)成糊,盛入金屬涼皮籮上鍋一張一張蒸制。記著在放涼皮之前需要給每張涼皮上滴幾滴熟食用油,以防粘連。(5)蒸,鍋中水燒開,面水舀入蒸面皮的鐵籮(家庭可用平底不銹鋼盆代替,用前要刷一點油)中,將鐵籮放在開水中,邊放邊旋轉(zhuǎn)以便涼皮的薄厚均勻,蓋上鍋蓋,大約2分鐘即可出鍋。在調(diào)制時,加入蒸烹面筋塊、時令蔬菜,調(diào)味品有醋、醬、蒜汁、味精、鹽、辣椒油、香油等,吃時別有風(fēng)味。
面皮,原名“御京粉”,顧名思義,跟皇上有關(guān)系的。相傳清朝康熙年間,岐山人王同江從北京皇宮帶回故鄉(xiāng),傳徒授藝而來。別名“釀皮”、“麥面皮”等。
歧山人的涼皮做法很特殊,別處的米面皮和釀皮是把面調(diào)成糊狀,放在制好的鐵籠上蒸。而歧山搟面皮則是先搟成面,然后再蒸,蒸熟后再切成比涼皮稍寬的條狀,吃法和米面皮基本一樣,不同于米面皮的是,搟面皮口感較硬,韌度高,有筋性。最后,洗好的面水一定要沉淀最少4-6小時,否則使用沉淀時間過短的面漿來制作,成品會很容易碎成一段一段的。寶雞一帶的人都喜歡吃,近年來在西安也很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