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炒桑枝為桑枝片用文火炒至淡黃色晾涼入藥者
炒桑枝為桑枝片用文火炒至淡黃色晾涼入藥者。 炙桑枝為凈桑枝片拌麥麩用文火炒至深黃色,篩去麩皮,晾涼入藥者。 酒桑枝又稱酒炒桑枝。為桑枝片用酒淋灑,微悶,待吸干,再用文火炒至微黃入藥者。增強(qiáng)通絡(luò)之功。 桑枝、桑條,以枝條肥嫩、干燥、斷面呈黃白色者為佳。 資源分布 全國(guó)大部分地區(qū)均產(chǎn);主產(chǎn)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河北、四川等地。
中藥化學(xué)鑒定1藥品粗粉2g,加20ml,溫浸1h,濾過
中藥化學(xué)鑒定 ①藥品粗粉2g,加20ml,溫浸1h,濾過,濾液濃縮至10ml,加少許,加濃鹽酸2滴,于熱水浴上,顯棕紅色。(檢查黃酮)②藥品粗粉1g,加水或乙醇10ml,溫浸1h,濾過,濾液濃縮后于小試管內(nèi),加三氯化鐵試劑,放置顯污綠色。(檢查酚類 貯藏:置干燥通風(fēng)處。臨床應(yīng)用 1.(《圣濟(jì)總錄》)治水氣:桑條60g。炒香,以水1000毫升,煎至100毫升,每日空心服之。方中桑枝,為君藥。
桑枝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桑枝:揀去雜質(zhì),洗凈,用水浸泡,潤(rùn)透后,切段,曬干。 炒桑枝:取凈桑枝段,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淡黃色,放涼。 另法加麩皮拌炒成深黃色,篩去麩皮,放涼。 (每桑枝段100斤,用麩皮20斤)酒桑枝:取桑枝段用酒噴勻,置鍋內(nèi)炒至微黃色,放涼。 (每桑枝段100斤,用酒15斤) 苦,平。 ①《本草圖經(jīng)》:平。 ②《綱目》:苦,平。 ③《醫(yī)林纂要》:甘辛,平。 ④《本草再新》:味清苦,微寒,無毒。 桑頭:味苦,性寒,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