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融雪劑的原理,融雪劑為什么可以融雪化冰
我們拿比較常用的“氯鹽類”融雪劑做例子。
1.鹽的凝固點要比水的凝固點低。首先我們要知道融雪劑溶于水(雪)后的冰點,例如氯化鈉在-10℃,氯化鈣在-20℃左右,醋酸類可達-30℃左右。鹽水的凝固點比水的凝固點(0℃)低,因此在雪水中溶解了融雪劑之后化成得鹽水就難以再形成冰塊。
2.融雪劑溶于水后,水中離子濃度上升,使水的液相蒸氣壓下降,但冰的固態(tài)蒸氣壓不變。山東萬青化工有限公司的融雪劑是用海水與石灰石生產(chǎn)堿的母液制得的氯化鈣,氯化鎂還有鹽。為達到冰水混和物固液蒸氣壓等的狀態(tài),冰便融化了。這一原理也能很好地解釋了鹽水不易結(jié)冰的道理。就像冬季戶外水缸的水很容易上凍,但是腌漬醬菜的鹽水缸放在戶外卻不易結(jié)冰,也正是這個道理。
3.水結(jié)冰后密度變小,壓強越大,冰的熔點越低。常常見到,車輪碾過的地方雪往往易于融化就是這個道理。積雪的路面上灑上融雪劑后,再經(jīng)車輛的碾壓就更容易使雪融化了。
山東萬青融雪劑廠——液體融雪劑噴灑使用量:
噴灑融雪劑時,根據(jù)氣溫來確定,一般可在一開始下雪時候就灑布融雪劑,或者路面出現(xiàn)冰凍之前1-2小時撒布,如果為了防止路面結(jié)成冰,正??扇鲆淮?。在除雪作業(yè)時撒布次數(shù)可與除雪作業(yè)一致,所撒布的融雪劑的使用量參考下表:
冰、雪堆 >-10℃的情況,50-100ml/m2
冰、雪堆 -10℃-20℃的情況 60-120ml/m3
雪、降雪 >-10℃的情況 60-120ml/m3
雪、降雪 -10℃-20℃的情況 80-150ml/m3
混合型融雪劑主要是氯化鈣、氯化鎂、氯化鈉三類混合的氯鹽類融雪劑
融雪原理:
1、鹽類物質(zhì)的溶解要吸收熱量,有助于積雪的溶解.
2、鹽類融雪劑溶于水(雪)后,凝固點較低,如氯化鈉溶于水后冰點在-15℃,氯化鈣在-50℃左右,氯化鎂可達 -30℃左右.因此在雪水中溶解了鹽之后就難以再形成冰塊,從而有利于排雪.
3、當融雪劑溶于水后,水中離子濃度上升,使水的液相蒸氣壓下降,但冰的固態(tài)蒸氣壓不變,為達到冰水混和物固液蒸氣壓等的狀態(tài),冰便溶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