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宮燈本是宮廷皇家專利,只有宮廷里才能使用,后來由于皇上高興,用以賞賜王公大臣,宮燈始傳出宮外,清末民間才有仿1制品。宮燈不同于現(xiàn)在任何燈具,它在世界上獨樹一幟,是燈具與工藝美術晶相結合的產物,既有實用價值,又表現(xiàn)出東方藝術和我國民族風格,因此馳名中外。在電燈尚未發(fā)明的年代里,既有照明實用價值,又有宮廷建筑裝飾之功能,供帝、妃、大臣們賞玩。正因如此,制作宮燈的原材料一開始多用紫檀、紅木、花梨、楠木或結合黃楊木鑲嵌鏤空花牙以求變化,用高1檔木料制成,手工磨光,采用燙蠟涂飾表面,不但防潮濕而且有種柔和自然的光澤,木質不易變形,經久耐看。
宮燈雖小,但風格獨特,造型端莊、肅穆、穩(wěn)重,與古建筑藝術相得益彰,十分協(xié)調,讓人感受到帝王的威嚴及宮殿的莊重,通過它映出中國古代文化、文明及燈具造型和建筑藝術之美。燈頭部分以1W白光LED和1W黃光LED集成于印刷電路板上排列為一定間距的點陣作為平面發(fā)光源?,F(xiàn)在有人把紅燈籠也稱為宮燈,實際是一種誤解。標準宮燈的造型應該是木制六方形,分上下兩節(jié),兩節(jié)間以鏈相連。上節(jié)名燈帽,下節(jié)名燈身,分上下兩層,每層各裝有燈窗六扇,每扇糊絹畫或鑲嵌玻璃,以漆繪制圖案,如五福捧壽吉祥內容,山水、走獸、花鳥、人物,都是頗受人們歡迎的。
制作宮燈肯定少不了光源,那光源怎么制作呢?下邊給大家簡單的講解一下,其實也很簡單了,你如果需要放在室內呢,只需要在燈籠里點一根普通蠟燭;如果是想提著出去,盡量用燈泡和電池做一個簡單電路。因為靜止放在室內,不會有較為劇烈的運動,不用擔心蠟燭會因為震動倒掉,造成不必要的危險。紙燈籠比較簡單的形狀是立方體或圓柱體,盡量選用可以彎曲的竹枝或竹皮搭成框架,銜接的地方用細線綁緊。拿出室外的話就肯定避免不了震動,用蠟燭就極其容易倒造成危險,所以建議使用燈泡或簡單地電池回路等這些不容易引發(fā)危險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