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刺槐、刺槐、高大喬木、窄冠型,樹干形率可達0.78;樹干筆直向上,樹冠緊湊完整,分枝角度為30-45度,枝條均勻分布在樹冠內,形成完整的樹冠。
高達約25米高,樹皮棕色或淺灰色,奇數(shù)羽狀復葉,長25-40厘米。
葉互生;長7-12厘米,葉柄1-3厘米,葉寬4-7厘米,基部膨大;卵圓形到長圓形卵形,或長圓形披針形,先端圓形或鈍,有時稍凹,有小穗狀花序,全緣,幼時光滑或短柔毛,葉厚而亮綠色。
花序腋生,白色,非常香,濃密總狀花序,下垂,長10-20厘米,花軸有毛,花梗長7毫米,濃密有毛;花冠蝴蝶由旗瓣、翼瓣和龍骨瓣組成,旗瓣底座上有黃點;
雄蕊102;子房圓筒狀,柱頭狀,初夏開花。
溫帶樹木。年平均氣溫8℃~ 14℃,年降雨量500 ~ 900毫米的地方生長良好;
特別是在空氣濕度高的沿海地區(qū),它生長迅速,干燥的形狀筆直完整。風口種植的刺槐由于抗風能力差,容易發(fā)生防風、落風、傾斜或樹冠偏移。
它對水的條件非常敏感。它在地下水位過高、水量過多的地方生長緩慢,容易誘發(fā)疾病,導致樹根腐爛、嫩芽枯萎甚至植物。具有一定的抗旱性。
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濕潤的壤土、砂壤土、砂壤土或粘壤土通常生長在含鹽量低于0.3%的中性土、酸性土和鹽堿土上,生長不良甚至死于積水和通風不良的粘土上。
喜歡光的人不會容忍陰影。發(fā)芽能力和分蘗能力很強。
利用刺槐成蚜的趨黃性,用黃色粘蟲板殺有翅蚜
色板殺。花萼斜鐘狀,長7~9毫米,萼齒5,三角形至卵狀三角形,密被柔毛。利用刺槐蚜成蚜的趨黃性,用黃色粘蟲板殺有翅蚜。全年應用,可大大減少用藥次數(shù),還能有效減少蟲口密度,且又不造成殘留和害蟲的抗藥性。藥劑防治。一般選擇刺槐蚜發(fā)生初期,以及大量出現(xiàn)期間。通常施藥的重點部位應是嫩枝、嫩梢和葉片。可選擇藥劑有20%戊菊酯4000倍液,或10%氯菊酯2500倍至3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粉1500倍至2000倍液,或20%菊殺乳油2000倍液,或2.5%酯2500倍至3000倍液,或50%二嗓農乳油1000倍液等,進行噴霧防治。間隔7天至10天,連續(xù)施藥2次至3次。蚜蟲易產生抗藥性,藥液應輪流使用,且保持藥液不重復,以減少對藥的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