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換熱器介紹及類型
換熱器是化工生產(chǎn)過程中不能進行換熱和傳熱的設備。在熱交換過程中,有些材料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和氧化性。因此,要求制造換熱器的材料具有抗強侵蝕的功能。換熱器的分類是通用的:反應釜、壓力容器、冷凝器、反應罐、螺旋板式換熱器、波紋管換熱器,換熱器板式換熱器、螺旋板式換熱器、管殼式換熱器、容積式換熱器浮頭式換熱器,管式換熱器,熱管換熱器、蒸汽水熱交換器,熱交換器單元,石墨換熱器、空氣熱交換器,鈦換熱器及換熱設備要求具有較強的耐腐蝕性。它可以由石墨、陶瓷、玻璃等非金屬材料和不銹鋼、鈦、鉭、鋯等金屬材料制成。但是,石墨、陶瓷、玻璃等材料制成易碎、體積大、導熱性差等缺陷,鈦、鉭、鋯等稀有金屬制成的換熱器價格過于昂貴,不銹鋼難以承受大量的腐蝕介質(zhì),以及晶間腐蝕。
換熱器在石油、化工、輕工、制藥、電力等工業(yè)生產(chǎn)中,往往需要對低溫流體進行加熱,或?qū)Ω邷亓黧w進行冷卻,將液體汽化成蒸汽,或?qū)⒄羝淠梢后w。這些過程與傳熱密切相關,可以通過換熱器來完成
換熱器零件組裝和設備安裝時的注意事項
1、換熱器吊裝時要注意設備的。
2、向墊片槽粘接墊片時,應確保換熱器墊片上和板片的墊片槽內(nèi)沒有砂子、油污、鐵屑和焊劑等雜物,以免損壞密封,引起泄露。
3、擰緊螺栓時用力要均勻,并不斷地測量兩壓緊板內(nèi)側(cè)的距離,保證換熱器兩壓緊板間平行度偏差不大于3mm。夾緊到規(guī)定尺寸并且達到相應的平行度,以免換熱器墊片壓偏或滑出墊片槽。同時,一邊夾緊一邊細查,觀察是否有墊片、板片發(fā)生錯位等現(xiàn)象。
4、液壓試驗的液體一般采用水。水溫不應低于5℃。試驗時應緩慢升壓。試驗完成后,適當?shù)厮砷_壓緊螺母,放出積水,然后再擰緊螺母,夾緊至原尺寸,待用。
5、換熱器周圍應留有一定的檢修空間,其大小與板片的尺寸有關。
6、夾緊螺栓上要涂以黃油,有條件時應套上保護管,以免生銹和碰傷螺紋。
7、如果泵的出口大壓力大于設備高使用壓力時,需在換熱器的入口處安裝減壓閥和安全閥。
8、當換熱器內(nèi)充滿液體、帶有壓力時,不允許夾緊螺母。
換熱器就位后需用水平儀
換熱器就位后需用水平儀對換熱器找平,這樣可使各接管都能在不受力的情況下連接管道。找平后,斜墊鐵可與芝座焊牢,但不得與下面的平墊鐵或滑板焊死。當兩個以上重疊式換熱器安裝時,應在下部換熱器找正完畢,并且地腳螺栓充分固定后,再安裝上部換熱器。可抽管束換熱器安裝前應抽芯檢查,清掃,抽管束時應注意保護密封面和折流板。移動和起吊管束時應將管束放置在的支承結(jié)構(gòu)上,以避免損傷換熱管。
根據(jù)換熱器的形式,應在換熱器的兩端留有足夠的空間來滿足條件(操作)清洗、維修的需要。浮頭式換熱器的固定頭蓋端應留有足夠的空間以便能從殼體內(nèi)抽出管束,外頭蓋端須留出一米以上的位置以便裝拆外頭蓋和浮頭蓋。固定管板式換熱器的兩端應留出足夠的空間以便能抽出和更換管子。并且,用機械法清洗管內(nèi)時。兩端都可以對管子進行刷洗操作。U形管式換熱器的固定頭蓋應留出足夠的空間以便抽出管束,也可在其相對的一端留出足夠的空間以便能拆卸殼體。
為避免主換熱器再發(fā)生堵塞故障,可采取以下措施
為避免主換熱器再發(fā)生堵塞故障,可采取以下措施:
1)增加監(jiān)測點。在空分裝置改造時,臥螺離心機在主換熱器的每個板式單元的各個通道的進出口管線上增設了溫度測量點。
2)清洗主換熱器。對主換熱器進行清洗,同時增加輔助換熱器單元。
3)加強現(xiàn)場的檢修施工管理。要求對檢修實行全過程控制。在裝、卸分子篩之前,都必須在中心管上法蘭處加裝盲板。并采取專人負責、重點監(jiān)督的方式,嚴格執(zhí)行設備檢修驗收程序,嚴格把好檢修質(zhì)量關。進一步完善檢修后的工藝處理步驟。對檢修過程可能對設備造成的危害和隱患進行充分的評估,并制定相應的應急方案,大限度地減少故障發(fā)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