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天津市民族樂器廠二分廠是以藏族樂器和各種少數(shù)民族樂器為主的民族樂器生產制造企業(yè)。兼營制作國內各種民族樂器。該企業(yè)產品主要銷往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省。同時出口美國、日本、南非、智利等國。廣泛受到贊譽和好評。
琴頭、琴桿多用一整塊色木、花梨木、紅木或松木制作。琴頭呈方柱形,頂端向前彎曲,造型為雕刻精細的馬頭,既有奔馬的馬頭,也有立馬的馬頭,有的是在琴桿上端直接雕出,也有的是雕好以后粘上去的。弦槽后開,多有槽蓋,兩側橫置兩個弦軸(左右各一)。
要養(yǎng)成按規(guī)定指法來演奏的習慣,熟悉琴的把位和音位,逐漸達到“觸弦即準”的程度。 這里,還需要特別提到的是,馬頭琴是四度定弦樂器,換把是極其頻繁的,往往在倒換把位時容易出現(xiàn)音不準的現(xiàn)象,這就需要演奏者在平時努力掌握各把的音位以及音位與音位之間的距離等問題。用馬尾弓摩擦馬尾弦,發(fā)出的聲音甘美、渾厚、悠揚、動聽,這在中外拉弦樂器中都是極為獨特的。 要做到“觸弦即準”,就必須在“練”字上下功夫,逐漸使自己的臂、手、指對移動距離和位置形成直感,并將這種感覺與聽覺統(tǒng)一起來,達到發(fā)音準確的目的。
馬頭琴是產生和流傳于蒙古族的一種拉弦樂器。它那獨具特色的音色,悠揚、深沉、寬廣、抒情的旋律,蘊含了獨特的審美文化、人文思想和民族精神,與蒙古族的成長、發(fā)展、生活環(huán)境密不可分。天津市民族樂器廠二分廠是以藏族樂器和各種少數(shù)民族樂器為主的民族樂器生產制造企業(yè)。在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潮流中,挖掘其文化內涵、拓展其文化外延,意義尤為深遠。本文就其傳說、形制、構造、演奏技法及馬頭琴音樂與所處草原文化脈絡的關系作如下初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