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金天盛世紙業(yè)有限公司依托地理優(yōu)勢,并大力提升企業(yè)研發(fā)和制造能力,并借助信息化的物流平臺為國內新老客戶提供長期穩(wěn)定的服務,金天盛世紙業(yè)交貨及時,并根據實際情況可客戶辦理送貨服務。與時俱進,開拓,矢志成為您值得恒久信賴的合作伙伴!
15世紀中葉,約翰·谷登堡(1397-1468)從1436年開始研究活字印刷,1440年制成螺旋式手板木質印書機,1445年開始設廠印書。直到1477年幾乎傳遍了歐洲并在歐洲流行開來,成為現代印刷術的起源。明朝時期(1368-1644年),出現了雙色、四色套印的印刷品,能印出多層次的彩色印刷品。1589年,西方的鉛活字和印刷機傳入中國,中國出版業(yè)開始以鉛活字印刷出版圖書。1590年用西方活字印行早的圖書——《日本派赴羅馬之使節(jié)》(拉丁文),1819年印行了鉛活字本的《新舊約圣經》(漢字)1838年英國人臺約爾在新加坡制成一套漢文鉛字,1842年被報到香港1844年美國人谷玄在設花華圣經書房,利用臺約爾的這套鉛字經營鉛印業(yè)務。
1859年美華書館遷往上海,在這一年由該館技師美國人姜別利改進了漢文活字規(guī)格,定出了37種標準,奠定了漢文鉛字制度的基礎。他又創(chuàng)造了電鍍字模,發(fā)明了元寶式排字架。他還把中文鉛字分成常用、備用和罕用三類,每類都以《康熙字典》部首檢字法排列。凹版印刷術世紀末期也開始在中國使用,圖書產品的形式也發(fā)生變化——精裝與平裝開始出現。提高了鉛印書的生產效率。從此中國開始創(chuàng)辦活字印刷機構,印刷業(yè)逐步走上了機械化的道路。與此同時,西方石印術也傳入中國并得到相當的發(fā)展。凹版印刷術世紀末期也開始在中國使用,圖書產品的形式也發(fā)生變化——精裝與平裝開始出現。
遠程打樣打樣是印刷工業(yè)中的一部分內容,在進入工作流程之前進行打樣是非常有意義的,而在客戶自己的辦公室中就能出樣張使打樣更加有意義。問題在于如何對傳送回客戶那里的文件進行色彩管理。其他印刷方式(1)轉移印刷:印色先印在一種媒介物上,再由媒介物轉移至承印物上的印刷方法。無論是噴墨打樣還是熱升華打樣,或者其他類型的打印,文件在傳給客戶之前都需要對它們進行專業(yè)處理,使文件具有一定的顏色控制。帶有網點和不帶網點的爭論將一直繼續(xù)到下一個世紀。
無水印刷無水印刷在減少浪費和提高質量方面的優(yōu)點是顯而易見。但還只有的印版供應商,而且印刷也非常特殊,這大大限制了它被廣泛接受。常規(guī)印刷必須具備有原稿(original)、印版(plate)、承印物(承印材料,substrate)、印刷油墨(printingink)、印刷機械(printingmachinery)五大要素,才能進行印刷。CTP系統(tǒng)通過幾家供應商生產數字無水印版,一些印刷機已準備好制冷系統(tǒng)等待無水印刷的接入。無水印刷只使用一種液體——油墨,而不再使用潤版液。市場上對這種新的印刷方法的需求正在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