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生物質顆粒生產中怎樣解決粉塵問題
生物質顆粒燃料生產過程中是否會造成粉塵污染要看你是否采取有效的環(huán)保措施.粉塵污染排放主要表現(xiàn)在有組織排放和無組織排放兩方面,有組織排放的會通過排氣筒(煙囪);首先,選擇合理的爐膛出口溫度對鍋爐進行優(yōu)化燃燒調整試驗,對爐膛出口煙溫(或高溫受熱面管壁溫度)進行在線監(jiān)視,在保證主參數(shù)合格的前提下,建立在線的優(yōu)化運行指導系統(tǒng)。生產生物顆粒燃料有時會有混合物料,烘干、添加助燃劑的工藝,會有部分廢氣通過煙囪排放.另外,原材料堆放過程也會有無組織排放的顆粒物粉塵,因地形、風速、風向、氣溫、濕度、距離敏感度的距離等因素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原材料堆存場地盡可能的密閉處理或者是圍擋、苫蓋;灑水降塵;防風抑塵網設施;排氣筒設除塵器(旋風、布袋除塵等);廠界與敏感區(qū)之間設置足夠的衛(wèi)生防護距離;設置綠化帶。
生物質顆粒燃燒的四個階段
1、預熱階段:把生物質燃燒顆粒送進燃燒設備后,用特定的點火方式引燃表面的可燃物,環(huán)境溫度會逐漸升高。
2、干燥階段:水會在逐漸升高的環(huán)境溫度中蒸發(fā),使生物質變得干燥,同時干燥的部分繼續(xù)吸熱增溫。
3、揮發(fā)分析出燃燒階段:當溫度達到106-110℃時,表面的揮發(fā)分會以氣體的形式被析出,燃料的結構也開始變得蓬松; 溫度進一步升高,當達到260-370℃時,揮發(fā)分首先著火燃燒。也就是說要具備溫度和濃度這兩個前提條件的情況下,才能燃燒。
4、焦炭燃燒階段:隨著揮發(fā)分的減少,焦炭逐漸與氧接觸,使焦炭開始燃燒,在焦炭的燃燒過程中會不斷地產生灰分,燃料內層的焦炭被這些灰分包裹,阻止其繼續(xù)燃燒。此時,若不時地攪動或加強爐膛中的供風,都能使剩余的焦炭繼續(xù)燃燒。
以上便是生物質燃燒顆粒的燃燒過程,這個四個過程往往被分為兩大類: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吸熱反應包括上文所講的預熱、干燥和揮發(fā)分析出這三個階段,而放熱反應則指第四個階段——焦炭燃燒階段。七、清潔衛(wèi)生,投料方便,減少工人的勞動強度,極大地改善了勞動環(huán)境,企業(yè)將減少用于勞動力方面的成本。了解了上面所講的四個階段,才能將其燃燒的更充分,更加節(jié)約資源。
影響生物質顆粒燃料強度的因素
水分
水分對生物質顆粒燃料的強度具有直接的影響。水分適宜會有利于原料的成型,如果水分過低,就難以在生物質顆粒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粘結性水膜,制成的顆粒易松碎,成型率比較低且強度差。水分太高顆粒間就會存有太多的自由水,致使型煤的強度下降。
生物質的添加量
煤與生物質之間的作用力要比煤與煤之間的作用力小得多,當生物質的添加量比較低時,影響型煤成型的主要因素是生物質和煤之間的粘結力大小。如果生物質的添加量增加,型煤的成型率也會隨之下降。
成型壓力
生物質顆粒燃料的強度與成型壓力有關,壓力太小就會達不到密實的目的,壓力增大,則壓實的程度就會增加,對于生物質與煤粒之間的密集很有利,但是有可能造成煤粒破碎或者內應力增加,致使型煤的強度惡化。
熟化過程
實驗證明熟化溫度和時間對型煤的強度有很大的影響,不同的生物質和粘結劑所加工制成的生物質顆粒燃料,達到較好機械強度的熟化條件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