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銅缸鑄銅大缸
許多去過北京故宮的同志都知道,故宮里的一些大殿前、庭院中都擺放著一個個大金屬鑄銅大缸。這些大缸腹寬口收、容量極大,而且裝飾精美,兩耳處還加掛著獸面銅環(huán)。那么,這些大缸是做什么用的呢?
原來鑄銅大缸是當時故宮里的一種防火設施。很早以前,人們就想出了在門前放置大缸以及時救火的辦法,只要時常將水注滿,發(fā)生火情時就可以隨時就近取水滅火。那時,人們稱大缸為'門海'。從字面上不難理解。'門海'即是門前之大海。他們認為,門前有了大海就不會再發(fā)生火災了,因此,鑄銅大缸又被稱做'吉祥缸'、'太平缸'。
河北唐縣博雅雕塑有限公司,拒絕平庸、精益求精、精雕細琢。
宮內(nèi)的銅大缸是用來防火的。每尊銅缸可貯水3000多升,如同一座座小水庫。這些大缸,過去由十幾個太監(jiān)專門負責管理,每天派雜役從井內(nèi)取水,一擔一擔地把缸打滿,夏天要保證水質干凈,沒有異味。冬天除在缸口加蓋之外,還在缸外包上一層棉外套,另外,在特別寒冷的季節(jié)里,要把缸架在的石圈上,在石圈內(nèi)點燃炭火,晝夜不熄,使缸內(nèi)不凍,直到大地回春。這樣,始終做到有備無患,某處一旦,就用這些大缸里的水撲救,以此保證故宮的安全。
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始建于永樂四年,占地72萬多平方米,屋宇9000余間,是我國完整的古建筑群。當我們游覽故宮時,不時會發(fā)現(xiàn)那一尊尊金屬銅大缸。據(jù)《大清會典》記載,紫禁城內(nèi)曾有大缸308尊。由于歷史的變遷,現(xiàn)約有200余尊,其余的大缸多是去向不明。 故宮內(nèi)的大缸,按質量可分為銅鎏金吉祥缸、“燒古”青銅缸和鐵鑄大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