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E規(guī)范中并沒有規(guī)定超標封頭不能使用,對于形狀偏差超標的封頭,如果它是安全的,則照樣可以使用。具體的做法是,如果橢圓形封頭的形狀偏差超過了規(guī)范的要求,但不是突然變化的,就可以把這個橢圓形封頭看作碟形封頭,用實際測得的數(shù)值確定碟形封頭的大、小半徑,然后核算其強度,如果應力小于許用應力值,則這個封頭是安全的,可按碟形封頭在壓力容器上使用。這樣處理既可以節(jié)約成本,又可以保證工期。

從應力分析的角度出發(fā),ASME Ⅷ-2的有關圖表中明確指出[7],R=0.9Di,r=0.173Di的標準碟形封頭計算曲線即是標準橢圓封頭的曲線,換句話說兩者是一回事[8]。與此同時,對于Di/2hi不等于2的橢圓封頭,文[7]規(guī)定也應按相當?shù)牡畏忸^或按附錄分析設計。由此可見,在文[7]中碟形封頭與橢圓封頭的設計實屬 同1種方法,并都是按碟形封頭曲線圖求得。

由此也可以看出,在通常情況下用深碟形封頭代替同規(guī)格、材質及板 厚的標準橢圓封頭也是可行的。不能簡單地以封頭的類型來按各自的計算公式確定其壁厚,而更應注重實際形狀與標準形狀的差異,并由此來判定其強度能否保證。 而文[1]和[2]之所以得出不正確的結論,就在于他們只看到成型過程而未注意實際結果,并參照無力矩分析結果單純以各自強度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對比。但在對比時又忽略了封頭類型不同其計算公式體系亦不同這個問題,以致于實為同一封頭,卻選用了不同公式而造成計算結果差異很大。這有點類似于在進行開孔補強計算時,同一結構采用極限分析法與等面積法計算結果存在很大差異一樣。

凹坑缺陷及產生原因分析凹坑是封頭加工過程中形成的局部或整周凹陷。產生凹坑主要原因是:一是模具位置不正。沖壓工藝中,模具如果偏心,兩邊間隙大小不一,間隙小的一側,坯料不易被壓下,模具運行到該部位被卡,強行下壓,就會導致該側局部嚴重減薄形成凹坑;二是旋壓時,壓鼓工藝不當也會導致凹坑產生,特別是薄壁封頭,封頭變形量大,鼓頭捶打不均就有可能導致局部凹坑。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