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無菌外植體的選擇
目前,用于香樟組織培養(yǎng)的外植體主要是幼葉、嫩莖、莖段、嫩芽和未成熟的幼胚。如王長憲等認為,由于香樟內生菌較重,因而采用多菌靈溶液對3年生的香樟樹枝條進行催芽培養(yǎng),結果表明:培養(yǎng)1周后多數(shù)枝條開始萌芽,2周后新芽長到0.5一2.5cm;這種綠化方式的推廣為了:改善城市環(huán)境面貌,提高市民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質量。而吳幼媚等則以當年萌發(fā)的嫩枝為外植體,研究發(fā)現(xiàn),2月份無菌huo體的獲取率zui高,達60%;其次是3月,獲取率為46%;而氣溫較高的6一9月,無菌huo體獲取率zui低。
在歷shi上,游憩境域因內容和形式的不同用過不同的名稱。中國殷周時期和西亞的亞述,以畜養(yǎng)禽獸供shou獵和游賞的境域稱為囿和獵苑。中國秦漢時期供帝王游憩的境域稱為苑或宮苑;屬官署或私人的稱為園、園池、宅園、別業(yè)等。依大、小喬木、大、小灌木、宿根、地被、藤本植物的生態(tài)群落模式,根據(jù)當?shù)刈匀粭l件及小氣候環(huán)境特點配植,充分利用鄉(xiāng)土樹種及已成功的外來樹種,以起到模擬自然、回歸自然的良好效果?!皥@林”一詞,見于西晉以后詩文中,如西晉張翰《雜詩》有“暮春和氣應,白日照園林”句;北魏楊玄之《洛陽伽藍記》評述司農(nóng)張倫的住宅時說:“園林山池之美,諸王莫及?!碧扑我院?,“園林”一詞的應用更加廣泛,常用以泛指以上各種游憩境域。
按照現(xiàn)代人的理解,園林不只是作為游憩之用,而且具有保護和改善環(huán)境的功能。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凈化空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氣體和吸附塵埃,減輕污染;可以調節(jié)空氣的溫度、濕度,改善小氣候;還有減弱噪聲和防風、防火等防護作用。尤為重要的是園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游憩在景色優(yōu)美和安靜的園林中,有助于消除長時間工作帶來的緊張和疲乏,使腦力、體力得到恢復。桂花喜歡空氣濕度較高的陰涼環(huán)境,尤其初扦插尚未生根的插穗,不可大干,更不能曬太陽,扦插后一個月內必須嚴格注意遮蔭,zui好措個雙層蔭棚,高棚約2米高,低棚60-70厘米高。園林中的文化、游樂、體育、科普教育等活動,更可以豐富知識和充實精神生活。
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紅掌生長需較高的空氣濕度,一般不應低于50%,高溫高濕更利于它生長。當氣溫在20℃以下時,保持室內的自然環(huán)境即可;當氣溫達到28℃以上時,可噴霧來增加葉面和室內空氣的相對濕度,營造調溫高濕的生長環(huán)境;但冬季即使室內氣溫較高,也不宜過多降溫保濕,因為夜間植株葉片過濕會降低抗寒能力,容易造成凍害。綠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要求苗木生產(chǎn)企業(yè)只有進行集約化管理,才能進一步保證和提高苗木質量,確立競爭地位。
控制好光照紅掌按照“葉→花→葉→花”的規(guī)律循環(huán)生長,花序是在每片葉的葉腋中形成的,這就使得花與葉產(chǎn)量相同。對產(chǎn)花量影響很大的一個因素就是光照,如果光照大太少,植株所產(chǎn)生的同化物就很少;但如光照過強,又有可能造成葉片變色、灼傷或焦枯。因此,光照管理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盆花的質量和花的多少。搞好分級為了保證苗木栽后林相整齊及生長的均勢,起苗后應立即在背風的地方進行分級,標記品種名稱,嚴防混雜。根據(jù)紅掌喜陰的特點,宜放在室內有一定散射光的明亮之處,千萬不要將放在有強烈陽光直射的環(huán)境中。
水肥管理要恰當紅掌屬于對鹽分較敏感的花卉,水的含鹽量越少越好,zui好用自來水。施肥往往結合澆水一起進行,一般選用氮磷鉀比例為1:1:1的1‰的復合肥。春、秋兩季一般每3天澆肥水一次,如氣溫高,視盆內基質干濕可2-3天澆一次;夏季可2天澆一次,氣溫高時可多澆水一次;冬季一般每5-7天澆一次。吳金壽等研究表明,基本培養(yǎng)基相同時,低比值的6一BA/IBA組合,芽苗增殖系數(shù)明顯較低。也可直接直接使用紅掌專用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