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雛鵝的飼養(yǎng)
飼料加工選嫩綠、去粗莖、黃葉的新鮮干凈青料。1- 1。日齡切成絲狀的寬度為1-3毫米,11-20日齡為3-5毫米,21-30日齡為5-10毫米。碎米淘洗浸泡2小時,稻子須浸泡8小時。
雛鵝的飼料定額規(guī)定為“一精一粗”,即500克米犧和500克癟稻。
飼喂方法10日齡內每天應喂9-10次,每次間隔約2 小時。夜間要晚2-3次。飼喂次序是先精料,后青料。精料半月齡內均喂碎米,有條件時應喂配合的顆粒飼料。一般仍補充以稻子和大麥。每次飼喂時以2-30分鐘為宜。
放牧飼養(yǎng)只要天氣晴和,氣溫適宜,雛鵝自3-4日齡起即可出牧,一般先放秧田、荒田、綠肥田采食嫩草,白天仍需在牧地詞喂5-6次,晚上趕回鵝棚,照常補飼2-3次。初牧時間要短,路程要近,以后逐漸延長。7日齡后有了一定覓食能力.只需補飼3-5次,如遇陰雨天停牧時,照常飼喂。放牧時不能走爛泥地,防止烈日曝曬和雨淋。20日齡后可以全天放牧,只須夜間補飼一次即可。
適時放水一般7日齡后,氣溫適宜可在清潔的淺水塘內進行放水,任雛鵝飲水、游泳、洗滌絨毛和采食。天冷時,可在15日齡后放水。夏季3日齡后結合放牧同時進行放水,水溫要求在22-30℃為宜??蓪⑺了媚鞠巧约訑噭?。放水時間以下午3-4時進行,因為水溫較適宜而穩(wěn)定。中午前后不宜放水,曝曬對雛鵝不利。氣溫低時.應在棚內驅趕雛鴨作轉圈運動,以增御寒能力,然后放水。時間由短到長。上岸后使休息、理毛再回栩。放牧途中見雛鵝張氣,應立即放水。
搭建鵝棚15日齡后,在牧地搭一臨時鵝棚,長5米,寬 3米,可供500只雛鵝宿用。棚上罩一張尼龍網,棚內用蘆席分隔成若干小欄,以防擁擠和聚堆。20日齡后全天放牧,夜晚仍應補飼一次。以后逐步拆除小欄,合成大群統(tǒng)棚管理。夜間應有專人防守。
衛(wèi)生防疫注意詞料衛(wèi)生,及時更換墊料。喂食用具均應及時洗滌。按程序接種,驅除。
農村小型鵝苗養(yǎng)殖的育雛方式
農村小型鵝苗養(yǎng)殖的育雛方式
1.自溫育雛設備
自溫育雛是利用籮筐或竹圍欄作擋風保溫器材,依靠雛鵝自身發(fā)出的熱量達到保溫的目的。此法設備簡單且經濟,但管理費工,故只適用于小規(guī)模育雛。
(1)自溫育雛籮筐自溫育雛籮筐分兩層套筐和單層竹筐兩種。
兩層套筐由竹片編織而成的筐蓋、小筐和大筐拼合而成??鹕w直徑60厘米,高20厘米,作保溫和喂料用。大筐直徑50~55厘米,高40~43厘米,小筐的直徑比大筐略小,高18~20厘米,套在大筐之內作為上層。大小筐底鋪墊草,筐壁四周用草紙或棉布保溫。每層可盛初生雛鵝10只左右,以后隨日齡增大而酌情減少。這種籮筐還可供出雛和蛋用。另一種是單尾竹筐,筐底和周圍用墊草保溫,上覆筐蓋或其他保溫物??饍扔r,喂料前后提取雛鵝出入和清潔工作等十分煩瑣。 (2)自溫育雛欄自溫育雛欄是在育雛舍內用50厘米高的竹編成的蔑圍,圍成可以擋風的若干小欄,每個小欄可容納100只雛鵝以上,以后隨日齡增長而擴大圍欄面積。欄內鋪上墊草,蔑上架以竹條蓋上覆蓋物保溫,此法比在筐內育雛管理方便。
養(yǎng)鵝設備較為簡單,未形成系列化、規(guī)格化的產品系列。一般都沿用形式多樣的簡易手工制品或借用一些現(xiàn)代養(yǎng)雞的設備。 運輸籠 用作育肥鵝的運輸,鐵籠或竹籠均可,每只籠可容8~10只,籠頂開一小蓋,蓋的直徑為35厘米,籠的直徑為75厘米,高40厘米。
在夏季如何預防鵝苗生病
加強預防和減少應激的觀念。特別在主要的得到控制之后,往往更容易忽視應激對鵝生長發(fā)育、生產性能、抗病力和的影響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加強鵝苗孵化等對鵝的飼養(yǎng)管理。在整個飼養(yǎng)過程中,始終要保持飼料中營養(yǎng)成分的平衡,并在特殊情況意及時補充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在陰雨季節(jié)嚴防飼料發(fā)霉。所喂飼料的質量不但要可靠,而且要相對穩(wěn)定。一旦發(fā)現(xiàn)質量有問題,要及時調整。注意鵝群的穩(wěn)定性,盡可能避免隨意混群。在運輸過程中盡量減少和減輕動態(tài)應激源對鵝的影響。
改善環(huán)境條件。這是預防和減少環(huán)境應激源對鵝群造成不良影響的重要工作之一。改善環(huán)境的清潔衛(wèi)生狀態(tài),清除周圍環(huán)境的各種污染;舍飼的鵝群要注意適當?shù)娘曫B(yǎng)密度、適中的光線、良好的通風、適宜的溫度,避免或減少噪音的干擾。給鵝群的生存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和安全的環(huán)境條件。
做好重大疫病預防接種工作。根據(jù)當?shù)啬壳爸饕闹卮笠卟?,制定合乎實際、科學的程序,選擇高質量的,及時進行預防接種。并保證接種的質量,把嚴防應激與科學預防接種結合起來,這才是保證養(yǎng)鵝業(yè)順利健康發(fā)展的的策略。
及時對鵝苗孵化采用預防。在、運輸或接種之前1小時,在每千克飼料中添加10毫克~15毫克,或每千克飼料中補充維生素C100~200毫克,同時添加維生素E和B族維生素,有更佳的抗應激作用。酸可按0.2%拌料飼喂,這是一種應激保護劑。它能提高鵝群的存活率和生產性能。琥珀酸鹽可按0.1%的濃度拌料飼喂,它能使處于應激狀態(tài)的鵝群較快地恢復正常生理狀態(tài)和維持正常的產蛋水平。
鵝常見疾病以及如何進行防治
一、鵝出敗病。是巴氏引起的急性、敗血性,四季都可發(fā)生和流行,為雞、鴨、鵝等共患,率較高。 1.臨床癥狀。急性的不出現(xiàn)任何癥狀便突然。急性的表現(xiàn)為精神不好、羽毛粗亂、體溫升至43%以上、離群、閉眼縮頭呆立、兩翅下垂、不愿意下水、減食或、飲水量增加、下痢較嚴重、糞便灰黃色或綠色。從口、鼻中流出黏液,呼吸困難,有時曲頸于背后,橫臥在地上,興奮盤旋滾動。后、虛脫而死。
2.防治。平時要搞好鵝的飼養(yǎng)管理,增強鵝的抗病能力。定期預防注射禽出敗菌苗,每年注射3~4次,每只每次注射菌苗2毫升。發(fā)現(xiàn)此病時立即隔離。對廄舍要搞好清潔衛(wèi)生,用5%生石灰或10%漂對鵝舍和用具消毒。對病死鵝進行深埋無害化處理。對已與病鵝接觸過的鵝群,除消毒外要用素或類進行3~5天的防疫性,再用菌苗接種??捎枚壳Э梭w重每次內服0.2克。也可用20%二鈉進行肌肉注射,每千克體重用量0.5毫升,即每千克體重用0.1克,每天2次,連續(xù)注射2~3天。用青每千克體重2萬單位肌肉注射,每12小時1次,直至病癥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