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隨即現(xiàn)場計算并繪制了基地井位示意圖。從圖中分析,井位定在該巖脈破碎帶南邊緣向北30米處位置,預計向下鉆至約80米能夠打穿該破碎帶,也就是說在該區(qū)域會打出地下水,井深設計為120米。在農村,農民日常用水主要有山泉水和井水。山泉水主要從山腳石縫里和泉眼里滲出的水,這樣的山泉水不用打井,直接挖個坑用石塊或磚頭砌起來即可。而井水就涉及到找地下水脈的活路了。
9、“凸山對凹山,好水在凹間”。一個山的形狀向對面凸出來,另一個山的形狀向里面凹進去,凸凹直接相對,在凹山低處水源很好,打井水量多。
10、“大山突一咀,打井多有水”。長山中間突出一條較短的山,在此山咀傾斜方向的低處打井,一般都能出水。
11、“灣對灣,水不干”。兩個山灣正面相對,在灣的中間發(fā)現(xiàn)浸水或者好水植物出現(xiàn),是山中積壓水的表現(xiàn),在這里打井,有好泉水。 12、“兩山相接頭,下有泉水流”。一般山與山之間缺乏常年流水,雨季可能在接頭處排洪,枯季地下水可能在接頭之處出露成泉。
由此可以推斷,水井應該早于河姆渡時期就已經存在。這種原始態(tài)的水井誕生歷史,其實要遠早于大家已知的歷史時期。筆者認為水井雖然在現(xiàn)代消費比較普通,但是在各方面都比較落后的古代社會,能夠發(fā)明一種汲水工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水井尚未出現(xiàn)之前,用水極為不便,無論是飲用、做飯還是洗衣服,都需要直接使用江河湖泊水。由于這種水長期于地面,這也很容易受到外界污染,很多人因為長期飲用這種水,而導致拉肚子或其他疾病。
4、如需要廢置舊井,必須要有找“閉”日,在吉利的方位上用黃色新土填充。
5、水井五行屬陰性,爐灶五行屬陽性,所以切記兩者不能夠相對。
6、水井不能夠在污染區(qū)的下水位上,也不能夠建設在靠近廁所、水溝、垃圾堆旁,凡是穢氣的地方都不可以。
7、水井旁邊如果有樹是不吉利的,但如果是竹子、柿、枸杞的話則是吉利。
8、挖井是冬至到夏至這個時段,切記不能夠是夏至到冬至,陰遁時段不適宜挖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