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三)修繕房屋時。修繕辦公用房或干部修繕住房,對房間進行清理,銷毀處理積存的文件、資料,但沒有對存放的文件進行認真清理核對,誤將密級文件夾在舊書報中出售給廢品收購人員,造成失、泄密。如1991年底,某省一位行署專員之妻為修理住房,將多年積存未認真清理的文件、資料、書籍共57公斤,一次賣給小販,其中有幾十份密級文件。
(五)單位撤銷或合并時。單位撤銷或合并,人心浮動,無人管事,應移交的文件沒有按要求移入檔案管理部門或并入的單位,應銷毀的密級文件、資料沒有嚴格按規(guī)定操作,只當一般的過期文件、資料處理,甚或有個別居心不良者,趁亂打“劫”,為圖小利,故意將密級文件、資料當廢品出售,造成失、泄密。 二、泄密成因 分析文件銷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大量的失、泄密現(xiàn)象,可以看出,造成失、泄密的成因,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一)制作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及其他物品和屬于國家秘密的設備及產品(以下簡稱密件、密品)時,應當遵守有關的保密規(guī)章制度。制作密件、密品必須履行審批手續(xù),必須在有保密保障的地方進行,嚴禁將密件、密品委托給私營企業(yè)、外國企業(yè)、外資企業(yè)和個體戶制作;要嚴格按照批準的數量制作,不得多制、私留;必須按照相關的《國家秘密及其密級具體范圍的規(guī)定》和保密期限、密級標志的規(guī)定,確定密級和保密期限,并作出標識,報有關審批;制作過程中形成的中間材料和殘次品,如草稿、修改稿、簽發(fā)稿、清樣或半成品、底片、廢品等,凡需保存的,必須按正式密件、密品同樣的保密措施予以管理,不需要保存的,按密件、密品銷毀規(guī)定及時銷毀。
(二)收發(fā)、傳遞密件、密品時應當遵守有關的保密規(guī)章制度。收發(fā)密件、密品都必須履行登記、編號、簽收手續(xù)。簽收時必須逐件清點、核對;分發(fā)時必須嚴格按規(guī)定的范圍分發(fā),不得擅自擴大范圍;傳遞、運輸密件、密品必須交由專門的部門(如機要通信、機要門),不得通過普通郵政郵寄或交給無關人員捎帶;自己傳遞、運輸時,要選擇安全的交通線路和交通工具,采取嚴密的保密措施;向境外郵寄、攜運密件、密品時必須通過信使傳遞或按有關密件、密品出境管理規(guī)定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