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櫻花形態(tài)特征:薔薇科櫻屬落葉喬木,樹皮暗栗褐色,光滑。葉卵形至卵狀橢圓形,緣具尖銳重或單鋸齒,齒端短刺芒狀,葉背色稍淡,兩面無毛,幼葉淡綠褐色。櫻花為薔薇科李屬的落葉喬木,高達10?16米,一般庭院栽種株高僅在5?7米。花白色或淡紅色,很少為黃綠色,常3~5朵排成短傘房總狀花序。核果球形,先紅而后變紫褐色,花期4月,與葉同時開放,果7月成熟。變種及變型很多,常見有重瓣白櫻花、紅白櫻花、垂枝櫻花、重瓣紅櫻花、瑰麗櫻花、毛櫻花、山櫻花。
【綠化用途】櫻花宜列植或叢植,在開闊地帶大量群植,可形成良 好的景觀。
【苗木繁育】以嫁接繁殖為主,也可用播種、扦插和誣條等法 繁殖。
(1)嫁接繁殖砧木用櫻桃、山櫻桃。 0枝接:春季樹液流動前,采用劈接和切接法。接后30天即 186可成活發(fā)芽。
②芽接:8?9月進行,接活后翌春剪砧,發(fā)芽抽枝后及時除 去石占木上的萌藥。
無論是枝接還是芽接,接口愈低愈好。因接后定植時,其接口 常需埋于土中,接口低有利于接穗處發(fā)生新根。
櫻花可播種,扦插與嫁接繁殖。有結實櫻花種子采后就播,不宜干燥。因種 子有休眠或經沙藏于次年春播,以培育實生苗作嫁接之用。扦插在春季用一年生 硬枝,夏季用當年生嫩枝。剪口下一芽直立生長作主干延長枝,休眠期修剪時短截1/3.選留下部3-4個長枝為主枝,短截1/3,留外芽,以開張角度,使主干間各分枝分布合理,上下幾層錯落有序。扦插可用NAA處理,苗床需遮陰保濕與通氣良好的 介質才有高的成活率。因櫻花多數(shù)種類不會結實,因此,嫁接可用單瓣櫻花 (P. pseudocerrasus)或山櫻桃作站木,于3月下旬切接或8月下旬芽接均可。 接活后經3?4年的培育,可出圃栽種。櫻花也可髙枝換頭嫁接,將削奵的接穗 用劈接法插入砧木,用塑料袋纏緊,套上塑料袋以保溫防護,成活率髙,可用來 更換新品種。
櫻花喜濕潤環(huán)境,春季3月初萌芽前澆一次返青水,此次澆水必需澆足澆 透,可以降低地溫,延緩發(fā)芽,防止倒春寒,及時提供萌芽所需要的水分。華北 地區(qū)春季季風風力大且持續(xù)時間長,植株蒸騰量較大,故在4、5月份也應該適 當澆水。若用櫻桃作砧木,采收櫻桃后,去肉,洗凈,不能晾干,用濕沙層積起來,如果種子干燥,將影響發(fā)芽率。種植于草坪中的植株,可隨澆灌草坪時一同澆水,不需要另外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