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比重大的魚餌下沉快,但不利于魚的吸入;比重小的則相反。此外,餌的比重對浮漂的靈敏度還有影響,調漂時要考慮到餌的比重這項因素。比如正常的“調4釣2”,餌重即偏鈍,餌輕則偏敏。一般說來,粘硬的餌比重都較大;松軟的餌比重則較輕。餌的比重可以通過調整浮標時測試。比如你調的是4目(空鉤半水),上好雙餌后拋入水中看漂尾下沉多少。一般應以下降3~4目為宜。如下沉過多,需將標目得再高些;若下沉過少則應對標目再低些。當然,這與漂尾的粗細以及上餌的大小還有著直接的關系。
色澤這一餌料的物理性能的應用,也要因水,因魚,因地而宜,不同的水質,天氣,魚情,特別是平常魚吃的食物之“色”,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高手們能泡制出本處魚喜愛之色的餌,很快引魚“競吃”。也是制勝一著。餌料的軟硬。傳統(tǒng)釣法中采用動物性釣餌的選手均有這樣的體會:用紅蚯蚓,肉蛆,河蝦仁,螺螄肉,豬肉條等作釣餌,它們一般都較柔軟。煮熟了的發(fā)硬的蝦仁,以及螺螄的“頭段”遠不如活蝦仁和活螺螄當場碎殼去“頭段”后的“尾段軟腸”掛鉤釣上鉤率高。可見,餌料軟硬這一物理性能對上魚量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