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細部構造
防潮層
在墻身中設置防潮層的目的是防止土壤中的潮氣沿墻身上升和勒腳部位的地面水影響墻身。它的作用是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保持室內干燥衛(wèi)生。防潮層的高度應在室內地坪與室外地坪之間,標高相當于﹣0.060m,以地面墊層中部是很理想的。一般從基礎頂面開始,沿建筑物長度方向每隔一定距離預留縫隙,將建筑物分成若干段。有水平防潮層和垂直防潮層之分;根據(jù)不同的材料做法可以分為防水砂漿防潮層、油氈防潮層和混凝土防潮層。在抗震設防地區(qū)一般選用防水砂漿防潮層。
住宅建筑規(guī)范
基本規(guī)定
3.1 住宅基本要求
3.1.1 住宅建設的選材應避免造成環(huán)境污染。
3.1.2 住宅必須進行節(jié)能設計,且住宅及其室內設備應能有效利用能源和水資源。
3.1.3 住宅建設應符合無障礙設計原則。
3.1.4 住宅應采取防止外窗玻璃、外墻裝飾及其他附屬設施等墜落或墜落傷人的措施。
3.1.5 住宅應滿足人體健康所需的通風、日照、自然采光和隔聲要求。
一般規(guī)定
住宅結構材料的強度標準值應具有不低于95%的保證率;抗震設防地區(qū)的住宅,其結構用鋼材應符合抗震性能要求。住宅結構用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不應低于C20。住宅結構用鋼材應具有抗拉強度、屈服強度、伸長率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證;對焊接鋼結構用鋼材,尚應具有碳含量、冷彎試驗的合格保證。住宅結構設計應取得合格的巖土工程勘察文件。勒腳的高度一般為室內地坪與室外地坪之高差,也可以根據(jù)立面的需要而提高勒腳的高度尺寸。對不利地段,應提出避開要求或采取有效措施;嚴禁在抗震危險地段建造住宅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