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漁墜
漁墜的作用主要是憑借釣者的投擲力量帶動餌鉤遠投,并將其固定在欲釣水域的某個水深層次。主要品種有海竿墜、手竿墜和拋砣法重墜。
(1)海竿墜
分活墜和死墜。前者中心部為線條狀空心,拴線后可自由滑動,多與各式集團鉤搭配,鉤在前,墜在后。死墜則無空心,尾部有易拴線的金屬環(huán),墜在前,鉤在后。各式誘魚器,多屬死墜。
(2)手竿墜
全為死墜。根據(jù)浮漂浮力配重的墜,多為0.5——2克。有些特殊釣法——戳孔、釣拱、近岸釣鲇魚等,都不使用漁墜。
我國習慣釣法,多用綠豆粒大的鉛墜,夾在魚鉤上方5——7厘米處,可單鉤釣,也可雙鉤釣。臺灣地區(qū),多用立柱形兩頭帶金屬環(huán)的鉛墜。根據(jù)浮漂浮力,在兩環(huán)中間立柱上增減鉛皮(用牙膏皮也行),直至與漂墜搭配適當。
(3)拋砣法重墜
與海竿墜大同小異,只是重量應加大,以便拋砣時能形成較大離心力和慣性力。為此,一般都選用80——120克的重墜。拴墜時,可在墜與主線之間加一個能轉動的聯(lián)接器,這樣不僅拆卸方便,而且可使擰扭的漁線自動回復。
適合釣什么魚,什么硬尾的更適合釣什么魚,其實都一樣釣,關鍵是你要經(jīng)常用幾支浮標,用摜了、看摜了,大魚小魚都能釣。當然,純粹是釣小片子要用小標,大肚的翻身快,可以搶速度。不過一般的來說,常用的還是要用細長型的浮標,大肚型的只適合浮釣小魚。也不要相信什么標能過濾貓魚的信號,貓魚少時是通過調整標與墜的靈鈍來掉魚,說白了就是讓標鈍一點,小信號看不見,大信號才有反應;如果貓魚多了,除非希望大魚進窩能趕走一些,否則乘早走人,換什么標都沒用。
桿越短越好,因為一方面有利于看清標的信號,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持快速拋桿的頻率,可以有更多的餌打入窩中以聚魚,還有人可以輕松許多。當然,大水面和 斜坡形的浜應用長一些的。
調四釣二是基本的方法,也是實用的方法。其實如果始終不變的話,因為任何一支浮標都會有吸水的問題,釣了一段時間以后其實可能就是調三釣二或者是調二釣二了,因此浮標需要不斷的調整。往上、往下都可以,只要上魚就行(你不會連靈和鈍也不理解吧),所以有時候別人問我調多少釣多少,我自己也不知道。幾年前在同力爆箱的時候,我有一次甚至是調一目釣五目(因為下面是魚擠魚,一般的調標許多假信號,所以就不斷地往上移浮標并加鉛皮,那時候15塊一個小時,基本三小時爆箱,爽?。?/span>
不要盲目相信什么填加劑,絕大多數(shù)的魚塘只要下面有魚,什么餌下去都吃,沒有魚扔磚頭也
沒用。少數(shù)魚塘由于水比較肥或是專門用飼料喂魚等原因,確實有些偏口,但概率不大,碰到這種情況,的辦法就是問老板拿些喂魚的東西來釣。也不要相信
什么獨門配方,其實用的人的就是的魚餌。
臺釣也有缺點,一是冬天的時候,不如傳統(tǒng)釣長桿細線多打幾個精窩,用紅蟲;二是專門準備釣大魚的時候,不如傳統(tǒng)釣重窩大餌;三是不如傳統(tǒng)釣移動靈活。所以釣了臺釣以后,傳統(tǒng)釣有時還是要玩玩的。
釣魚的時候盡量不要大聲喧嘩.。在自然水域這種外來干擾音,魚是很警覺的,魚的視力不佳但聽覺和嗅覺是很佳的,當有怪音怪聲時再好的餌料也拒吃。
提竿要輕。
這個輕不是指輕輕提起,而是指力度及方法。我們一些新手和部分老手在提竿時,用力過猛不論水多深一下子就能把鉤子提出水面,先不說上不上魚,就用力過猛水線聲音會影響釣點及周邊魚進窩,影響上魚量,在垂釣過程中也會影響左右臨位的上魚,所以在提竿時,手臂發(fā)力要有度。
請勿盲目追求。
基本功沒學好就急于追求新釣法。比如:拉餌速釣.跑鉛底釣.三目一線.釣陰口.釣加速.釣停頓等等......以上的情況只是針對一些釣場的及特殊情況的一些釣法。它是根據(jù)懸墜釣法演變過來的,連懸墜釣法都不太明白如何去學釣陰口.釣加速.釣停頓.拉餌速釣.跑鉛底釣.三目一線?所以說基本功一定要練要學。
垂釣前期準備。
不要一聽見去釣魚,就急三火四地抓起漁具就走,到了釣場才發(fā)現(xiàn)不是餌沒帶就是漂忘了家里。教你一個好方法;把自己釣魚使用的東西按類別寫在一張紙上,全數(shù)入包臨行前再檢查一下真正做到有備無患。
不要盲目攀比心。
釣魚剛起步技術都還沒過關,就攀比漁具檔次。換句話說;就算給你一套漁具,的釣組配比你又能是誰的對手?新手學釣魚首要的是學技術,有了良好過人的技術再求裝備也不晚,盲目追求裝備檔次高低,即使買了也沒用機會,原因是很多裝備只是在特定的時候才能使用的。
運氣不等于技術.
學到點技術去實踐,結果連連上魚,狂喜心以言表,自認為是技術的作用。其實不然,同樣的技術換個釣位或隔天再釣,是否一樣呢?。一個好的釣手除了有良好的技術外還要會總結經(jīng)驗。只有不斷運用所學的技術,才能不斷的尋求發(fā)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