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時剪去殘莖基,除去須根,按大、中、小分別暴曬,日曬夜收,晝攤夜堆,反復(fù)曬至全干即為成品藥材。白芷含淀粉量較高,很不易干燥。收獲后或加工過程中如遇陰雨天氣,鮮根或曬軟的根都可用硫磺熏蒸,防止霉?fàn)€。熏時將白芷置密閉的室或箱的架子上,點燃架下盛器中的硫磺。每100kg白芷用硫磺500g。熏1-3天后再曬干或烘干(硫磺要熏透:硫磺慢慢加人,使不熄火斷煙,常取樣檢查,把根切開涂上碘酒,若藍(lán)色很快消失,表示已熏透,否則須繼續(xù)熏。②《綱目》:今人采(白芷)根洗甜寸截,以石灰拌勻曬收,為其易蛀并欲色白也。)。
相關(guān)配伍①與防風(fēng)、等同用,用于感冒,,鼻塞。②與薄荷、菊花、同用,用于外感風(fēng)熱。③與石膏、黃連同用,用于牙痛。④與、辛夷、薄荷同用,用于治鼻淵。⑤與蒲公英、瓜蔞同用,可用于癰腫瘡毒之乳用不起;葉邊緣有不規(guī)則鋸齒,上面綠色,下面灰白色至淡綠色,兩面均,僅葉脈上有短剛毛,復(fù)傘形花序頂生,總花梗長15~20厘米。與金銀花、同用,可用于癰腫瘡毒之膿出不暢。⑥與、白術(shù)、炮姜等同用,可用于寒濕帶下;與、等同用,可用于濕熱帶下。
《本草經(jīng)集注》載:“惡旋覆花”。白芷性溫,是祛,生機(jī)的良藥,而旋覆花常用于陰虛勞嗽,與白芷的藥性不同,二者不可同服也僅僅只是因為會降低。到現(xiàn)代,白芷的一些作用才在臨床試驗中一一展現(xiàn)出來。白芷作為一種中藥具有很好的藥理功效,古書上記載其:“散風(fēng)除濕,通竅,排膿?!钡前总凭哂兴幱霉πУ耐瑫r也具有不可忽略的毒性,這種毒性不止在反映在白芷的外表,而是白芷內(nèi)部的一些提取物,不恰當(dāng)?shù)氖秤眠@些提取物就會造成對身體上的傷害。白芷水提物具有光毒性作用。白芷是根深喜肥植物,種植在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濕潤而又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地,在黏土、土壤過沙、淺薄中種植則主根小而分叉多,亦不宜在鹽堿地栽培,不宜重茬。光毒性(phototoxicity)是指皮膚一次接觸化學(xué)物質(zhì)后,繼而暴露于紫外線照射下所引發(fā)的一種皮膚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