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厭氧生物處理中溫細菌的溫度
一般廢水處理中主要是中等溫度的細菌進行生物需氧生物處理,生長和繁殖的溫度為20℃~37℃。當溫度超過生物生長溫度時,會迅速使微生物的蛋白質變性,破壞酶系統(tǒng),失去活性。在嚴重的情況下,微生物會。低溫會降低微生物的代謝活性,進而停止生長繁殖,但仍保存其生命力。厭氧生物處理中溫細菌的溫度范圍在20℃至40℃之間,高溫為50℃~60℃。厭氧生物處理通常使用33℃~38℃和50℃~57℃的溫度。
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
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tài)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后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準。一級處理屬于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tài)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
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準。
三級處理。是在一級、二級處理后,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磷和氮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等。
廢水處理的難點有哪些?
為了使所得的產品保證較好的質量,反應產物或中間產物常需進行洗滌,以除去產物中夾帶的雜質。洗滌操作是否合理,對廢水污染程度有相當大的影響。但是,如果采用新的后處理技術即可以使洗滌廢水全部消滅于工藝操作過程中,實現(xiàn)零排污。廢水中的鹽分含量太高會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影響生化處理的效果。我們也可以采用新的后處理工藝來解決廢水處理中的這一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