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浮頭換熱器
浮頭換熱器的浮頭部分結構,按不同的要求可設計成各種形式,除必須考慮管束能在設備內自由移動外,還必須考慮到浮頭部分的檢修、安裝和清洗的方便。
在設計時必須考慮浮頭管板的外徑Do。該外徑應小于殼體內徑Di,一般推薦浮頭管板與殼體內壁的間隙b1=3~5mm。因為通過計算發(fā)現(xiàn)前一個主熱交換器的設計殘余通常太大,所以主熱交換器被設計成適當減小,盡管理論上留有足夠的余量,但是具有與之前相同的規(guī)格。這樣,當浮頭出的鉤圈拆除后,即可將管束從殼體內抽出。以便于進行檢修、清洗。浮頭蓋在管束裝入后才能進行裝配,所以在設計中應考慮保證浮頭蓋在裝配時的必要空間。
浮頭式換熱器
鉤圈對保證浮頭端的密封、防止介質間的串漏起著重要作用。隨著幞頭式換熱器的設計、制造技術的發(fā)展,以及長期以來使用經(jīng)驗的積累,鉤圈的結構形式也得到了不段的改進和完善。
鉤圈一般都為對開式結構,要求密封可靠,結構簡單、緊湊、便于制造和拆裝方便。
浮頭式換熱器以其高度的可靠性和廣泛的適應性,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盡管受到不斷涌現(xiàn)的新型換熱器的挑戰(zhàn),但反過來也不斷促進了自身的發(fā)展。故迄今為止在各種換熱器中仍占主導地位。
換熱器
安裝換熱器的基礎必須滿足以使換熱器不發(fā)生下沉,或使管道把過大的變形傳到傳熱器的接管上?;A一般分為兩種:一種為磚砌的鞍形基礎,換熱器上沒有鞍式支座而直接放在鞍形基礎上,換熱器與基礎不加固定,可以隨著熱膨脹的需要自由移動。陶瓷換熱器陶瓷換熱器的生產工藝與窯具的生產工藝基本相同,導熱性與抗1氧化性能是材料的主要應用性能。另一種為混凝土基礎,換熱器通過鞍式支座由地腳螺栓將其與基礎牢固的連接起來。
冷卻水經(jīng)常循環(huán)使用,由于水的蒸發(fā),使鹽類濃縮,產生沉積或污垢。又因水中含有腐蝕性溶解氣體及氯離子等引起設備腐蝕,腐蝕與結垢交替進行,激化了鋼材的腐蝕。換熱器壓力試驗的順序如下:固定管板換熱器先進行殼程試壓,同時檢查換熱管與管板連接接頭,然后進行管程試壓。因此必須經(jīng)過清洗來改善換熱器的性能。由于清洗的困難程度是隨著垢層厚度或沉積的增加而迅速增大的,所以清洗間隔時間不宜過長,應根據(jù)生產裝置的特點,換熱介質的性質,腐蝕速度及運行周期等情況定期進行檢查,修理及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