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古代雕塑題材主要是陵墓雕塑、棕教雕塑和勞動生活及民俗雕塑。藝術(shù)門類有圓雕、浮雕、紀念性雕塑、案頭雕塑、建筑及器物裝飾雕塑等,雕刻材料也豐富多采,除了青銅、石、磚、泥、陶等材料外,還有玉雕、木雕、竹雕等。中國原始雕塑主要以人和各種動物形象的陶塑為主,人物形象大多是附加在實用器物上的裝飾物,隨意性很強,形象粗簡、稚拙。商周時期的雕塑作品以青銅器鑄造為主,青銅器上的紋案,主要有動物紋、幾何紋。
內(nèi)骨架的制作
1、根據(jù)雕塑模型按比例核算到所需高度,雕塑內(nèi)骨架的規(guī)格采用12 10 6.3#槽鋼和76㎜*3㎜、50㎜*3㎜、32㎜*2.75㎜的管材、5*5角鋼從底往上,由粗變細、由密而疏焊成方籠。
2、焊接前,除檢查切口平整度外,對管壁厚度大于或等于4㎜的管子,應對管端加工V型坡口,管子坡口應按規(guī)定留有坡口間隙。所有承重骨架采用雙面滿焊,整體骨架完成后用防銹漆滿涂三遍。
浮雕:移除底座的浮雕稱為浮雕。去掉底板,產(chǎn)生一個可變的負空間,負空間和正空間的輪廓線有相互轉(zhuǎn)換的韻律。在過去,這種技術(shù)經(jīng)常用于門窗欄桿家具,其中一些可以從兩邊看到。
按功能分類
大致可分為紀念雕塑、主題雕塑、裝飾雕塑、功能雕塑和展示雕塑。但這五種分類并沒有明 確界定?,F(xiàn)代雕塑藝術(shù)相互滲透,內(nèi)涵和外延也在不斷拓展。例如,紀念雕塑也可以是裝飾雕塑和主題雕塑;裝飾雕塑也可以是展覽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