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乒乓球發(fā)球技巧解說
合力 動作一體化
練發(fā)球一定要從長、快球練起,要體會那種用引動,在前后腳之間交換,帶動你的手放松發(fā)力,動作一體化的感覺。其實這個開始練習打乒乓球就要追求的。球變成上旋后,擊球和引拍位置要比下旋球高,揮拍用力方向向前為主。發(fā)球是需要注意:腰、胯的轉(zhuǎn)動,腳的支撐,觸球時的那個幫助你的手腕手指的發(fā)力,還有后的那個制動,所產(chǎn)生的合力,是非常關(guān)鍵的。
控制出球弧線
還有就是在發(fā)球的時候的下壓,對于控制好出球的弧線,是非常重要的。當然要大量的練習,你練多了、使用得越流暢,你手上越放松,慢慢慢慢才能出感覺。
正手攻或者拉球練習時,沉肩墜肘后就能放松大小臂。但球速提快后就感覺大臂和小臂會僵硬。這個是什么原因?
正手攻或者拉球練習時,沉肩墜肘后就能放松大小臂。但球速提快后就感覺大臂和小臂會僵硬。這個是什么原因?
之前能夠放松并做到沉肩墜肘,是因為球速慢或者說練球時會放松。球速快了,銜接也要求快了,就沒有時間還原和放松了。首先這是正常的現(xiàn)象,快速相持中要做到放松確實不易。只能靠平時練球提高自己技術(shù)和動作的緊湊感,養(yǎng)成快速還原的意識和習慣。
在快速對攻中盯球應該盯對方動作、拍面方向還是盯落點?
盯球方面,首先要盯身體的站位,側(cè)身位兩腳相對平行打正手好拉,兩腳距離大的斜線好拉些。其二是揮拍方向和板型角度,板瞬間比較撇,往反手位概率高些,包球正手高些,盯球要兩方面綜合去判斷。而如何變速,看一下國際上的高水平選手,即可知曉如下了:1慢起啟動階段慢速揮拍,以對準來球并為擊球的穩(wěn)定與發(fā)力的流暢做好充分的準備。防前沖,盯球非常重要,盯準球,防守成功了一半,再一方面,就是找點,找點要離球的位置遠些,因為前沖球弧線腳長,離近了容易頂板,不宜造弧線的長度,容易下網(wǎng),所以找點時,觸球前與球的距離稍遠些,板型稍前傾,不能太壓,多往前送些,把弧線長度控制住了,基本上就OK了。
正手攻球和拉球時,感覺腰部,小臂,手腕都有控制路線的可能,但那一個部位是正確的呢?
正手攻球和拉球,一般來說,靠小臂控制壓低弧線——前沖弧圈和高吊弧圈就是典型例子,手腕的調(diào)整決定出球線路——打直線和斜線很能說明問題,手腕的“撇”在其中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至于說腰,主要是承擔力量的傳遞并帶動大臂揮動,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拉出來的球又沖又轉(zhuǎn),我每次向下引拍拉出來的球更像吊起來的,但不引拍又感覺要下網(wǎng)。通常情況是這樣,但實戰(zhàn)中來球千變?nèi)f化,有時候身體不到位、腳步?jīng)]跟上,小臂、手腕就協(xié)調(diào)作用對擊球線路進行調(diào)控,所以,不能單獨的說就是哪個部位起作用。